暂从中秘辍丝纶,同是羔羊退食臣。
偶为庭花留坐客,岂知宫树管离人。
杯余尚觉情难尽,棋罢惊看局又新。
极目春明门外路,扁舟明日定天津。
暂从中秘辍丝纶,同是羔羊退食臣。
偶为庭花留坐客,岂知宫树管离人。
杯余尚觉情难尽,棋罢惊看局又新。
极目春明门外路,扁舟明日定天津。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诗《木斋先生将登舟以诗见寄次韵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首句“暂从中秘辍丝纶”,暗示友人从宫廷职务中暂时抽身,可能暗指官场事务繁重;“同是羔羊退食臣”则以谦辞自比,表明两人都在官场中洁身自好。
“偶为庭花留坐客”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赏庭花的美好时光,这短暂的欢聚更显得离别的不舍。“岂知宫树管离人”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离去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宫树似乎也在提醒着离别。
“杯余尚觉情难尽,棋罢惊看局又新”通过饮酒和下棋的场景,写出诗人试图借酒浇愁和忘却离别之苦,但棋局的变化又让他意识到离别无法回避,情感难以平复。“极目春明门外路”,诗人远望春光明媚的门外,心中满是对友人未来的担忧和对相聚的期待。
最后一句“扁舟明日定天津”点出友人即将乘舟远行,直奔天津,诗人只能想象着明天的航程,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离别的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予生宝庆之三岁,五月十一日己未。
五十有八甲申年,其日己未亦复然。
天支地干标六秀,四柱得一文且寿。
阳火在天为太阳,阴火为月受日光。
将望之前四日夕,十分圆光已八七。
常闻人生不满百,何幸七十且八十。
文章学问七八分,亦胜愚夫老无闻。
古之五月而生者,后有胡广前田文。
予贱不敢望汉相,贫亦不能孟尝君。
借使时人不比数,自有诗名照千古。
垂弧之月至于今,适逢前五仍后五。
稚女簪榴花,小儿著艾虎。
宿酲困不解,依旧醉起舞。
不妨一年两度作生朝,更造菖蒲酒,饮过闰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