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日本》
《送僧归日本》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沧波杳无际,望望入扶桑。

杖锡游何处,归途信一航。

龙宫朝洗钵,鲛室夜焚香。

法侣遥相待,松枝偃旧房。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僧归日本》描绘了一幅僧人归国的动人画面。首句“沧波杳无际”以浩渺的沧海起笔,展现出僧人乘船远行的辽阔背景。"望望入扶桑"中的“扶桑”是古代神话中的日出之地,暗示了僧人目的地的遥远和神秘。

接下来,“杖锡游何处”表达了对僧人孤身一人、手持锡杖漫游的关切,以及对未知旅程的想象。“归途信一航”则强调了僧人依赖船只作为唯一的归途,流露出对平安归来的期盼。

“龙宫朝洗钵”描绘僧人在龙宫洗涤日常用具的场景,富有佛教色彩,显示其修行生活的清苦与神圣。“鲛室夜焚香”则通过夜晚在鲛人居住的海底宫殿焚烧香火,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法侣遥相待,松枝偃旧房”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期待,希望他在远方能受到同修者的欢迎,而自己则想象着僧人回到熟悉的松枝庇护下的旧居,充满了温暖的关怀和对僧人归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归国的奇幻旅程,寓含了诗人对僧人的深深祝福和对佛法修行的敬仰。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栗里华阳窝辞·其一栗里花药

花药之列,无先我梅。宜江宜山,最宜幽溪。

其次桃李,色香俱美。难哉李孟,诸君之子。

在我窝兮不欲稀,舍南舍北多令姿,足未出门心已归。

(0)

栗里华阳窝辞·其三栗里床

礤礤其粗,㛁㛁其紧。夫惟无华,可与相永。

在我窝兮不可嗤,径微树繁行稍迟,倦即倚床齁片时。

(0)

栗里华阳窝辞·其二栗里舟及棹楫

横江斜风,零雨其濛。无蓑无笠,谁适为容。

在我窝兮不可殃,濈濈湿湿麾牛羊,负糇转入鱼龙乡。

(0)

新竹

我不疏君君自疏,此君于我定何如。

中庭明月常常在,卷地风来不扫除。

(0)

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其二

玉蟾濡翰待君挥,五世嘉占得凤飞。

朝野多驩天子圣,便应调鼎向黄扉。

(0)

和陈阜卿

雨花台下晚江秋,曾对斜阳倒玉舟。

自断我当归吊屈,不应君亦未封留。

异时兵里同悲喜,今日樽前再劝酬。

怅望佳人云暮合,空遗别恨与汤休。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