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皋杂咏·其十七》
《下皋杂咏·其十七》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性与时违事事差,生涯只合付桑麻。

看来富贵由天倖,传到儿孙有几家。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感慨,描绘了人生的无奈与命运的捉弄。诗人黄仲昭在明朝时期,通过“性与时违事事差”,表达了自己与时代格格不入,事事不如意的境遇。他将一生的寄托放在了“付桑麻”上,即寄希望于农耕生活,寻求心灵的归宿。

接着,“看来富贵由天幸,传到儿孙有几家。”这两句则揭示了对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富贵并非人人可得,即使得到了也未必能长久传承给子孙。这种对命运的无力感和对世事变迁的洞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思,以及对人生价值和幸福真谛的探求。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人生哲学议题,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其一

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

痴儿三五群,狂纵无复忌。

尔来渐老大,遂觉情怀异。

不惜事业赊,不惜居诸费。

但每当良辰,畏债乃不啻。

虽颇亦聊浪,发兴俱成伪。

之子远行役,离愁纷已炽。

复当一阳初,相送发长喟。

娓娓所欲言,文序略已备。

兹者为此诗,姑以舒愁思。

每羡女妙年,今亦三十二。

蹇予惭潦倒,视子又加四。

中年易伤离,此不异人意。

况仆本恨人,对此更劬勚。

进取何所难,子行当试吏。

自顾非伦匹,别离从此始。

之子性耽奇,兼复爱气类。

京师才贤薮,旧游亦交臂。

知尔不寂寞,徒伤予憔悴。

子每从予言,畏途宜远避。

卜筑城市间,扰扰终为累。

匪族难可俱,矧乃骨不媚。

愧予不能从,交游颇杂厕。

面目良可憎,相对都无致。

高言不敢出,鄙辞强拟议。

姑云免世患,志意无乃陂。

辟如荆棘丛,转辗因成刺。

以此为子忧,其次莫如醉。

当筵辄沉酣,念子能无愧。

买山以终隐,此语吾能记。

感子珍重意,临歧聊相质。

天寒远山静,日暮长江驶。

泛泛水上影,遥遥征人辔。

祖席已伤违,荒城愁复洎。

时有南来人,德音须勤寄。

(0)

灵峰山房夜起

寥寥青莲宇,出步夜方永。

蝉鸣四山秋,鹿饮一潭静。

圆月当碧空,孤塔立无影。

花落树犹香,竹深涧亦冷。

烟光散如水,明星上高岭。

(0)

挽周先生明府四首·其一

魂迥难招屈左徒,伤心忍顾藐诸孤。

龙精带雨长鸣剑,鲛泪临风尽落珠。

八口丧归扶广柳,一官甑破见莱芜。

不知寂寞高堂下,尚有青蝇吊客无。

(0)

修觉寺

汉时修觉寺,唐代上皇题。

苍翠驱津筏,虚空转石梯。

江声文井外,山色武阳西。

寂寞僧房里,曾容名士栖。

(0)

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门寺以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为韵十首·其四

夏首新热叶气蒸,细路危桥得幽悄。

桤树成林已快人,况有鸣泉覆深筱。

松髯石发雅能净,竹稚鸟雏怜最小。

何时一床卧僧阁,饱听凌晨醒来鸟。

(0)

久麦

久麦化蝴蝶,蝶化宁自识。

翅纷渐凌乱,须嘴好妆饰。

无端梦为周,夸言大鹏翼。

著书一何困,矢口谈道德。

当其梦觉时,栩栩亦暂适。

莫信梦中言,前身一腐麦。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