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公厘保巳多年,节钺高开天府边。
飞挽津门饶转运,灌输留后复流泉。
筹先借箸归黔饷,蠹剔侵渔弼仔肩。
仰给倥偬刘宴策,坐消棓克李常贤。
素丝独着羔羊节,丹鼎能令鸡犬仙。
一疏初衣方自乞,三公华膴便相捐。
濯缨湖有芙蓉伴,祖道人攀鷟凤鞯。
总是苍生怀谢傅,东山未许其□□。
毕公厘保巳多年,节钺高开天府边。
飞挽津门饶转运,灌输留后复流泉。
筹先借箸归黔饷,蠹剔侵渔弼仔肩。
仰给倥偬刘宴策,坐消棓克李常贤。
素丝独着羔羊节,丹鼎能令鸡犬仙。
一疏初衣方自乞,三公华膴便相捐。
濯缨湖有芙蓉伴,祖道人攀鷟凤鞯。
总是苍生怀谢傅,东山未许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田有年为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蒙恩予告而作的颂赞之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毕老先生卓越功绩的崇敬与赞美。
首句“毕公厘保巳多年”,以“毕公”指代毕老先生,赞扬他多年的勤勉与贡献。“节钺高开天府边”,描绘毕老先生在边疆的显赫地位与功绩。“飞挽津门饶转运,灌输留后复流泉”,通过津门的物资流通与水泉的恢复,形象地展示了毕老先生在经济与民生方面的深远影响。“筹先借箸归黔饷,蠹剔侵渔弼仔肩”,赞扬毕老先生在财政与治理上的智慧与努力,以及对百姓福祉的关怀。“仰给倥偬刘宴策,坐消棓克李常贤”,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刘宴与李常贤的事迹,进一步凸显毕老先生的治国才能与成就。“素丝独着羔羊节,丹鼎能令鸡犬仙”,以“素丝”与“羔羊节”象征毕老先生的清廉与仁德,同时“丹鼎”与“鸡犬仙”则寓意其德行可使万物得福。“一疏初衣方自乞,三公华膴便相捐”,描述毕老先生在功成名就后,仍能保持谦逊与淡泊,主动请求退休。“濯缨湖有芙蓉伴,祖道人攀鷟凤鞯”,以自然景物与古代礼仪,烘托出毕老先生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威望。“总是苍生怀谢傅,东山未许其□□”,最后以谢傅(谢安)的典故,表达了对毕老先生深受百姓爱戴与尊敬之情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毕老先生虽有退隐之意,但其影响力依然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毕老先生一生功绩与品德的全面赞誉,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领导才能与高尚的人格魅力,也表达了对这位杰出政治家的深深敬仰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