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十一首·其三》
《竹十一首·其三》全文
唐 / 陈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

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

(0)
翻译
我长啸着穿越一片新竹林,走过了一里路程,万根竹子像大瓮围住深深的潭水。
翡翠鸟的巢穴惊动后无处可觅,我悠闲地靠着竹根,在上面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注释
啸:大声呼啸。
新篁:新生的竹林。
万竿:成千上万的竹子。
瓮:大坛子,这里比喻密集的竹子。
龙泓:深潭,形容竹林中的静谧。
惊巢:惊动了鸟巢。
翡翠:翠绿色的鸟类,如翡翠鸟。
闲倚:悠闲地依靠。
云根:竹根,也指高大的竹子。
姓名:自己的名字。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幽静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漫步竹林中的情感体验与哲思。

“啸入新篁一里行”:这里的“啸”字形容风声,如同轻吟,这是诗人在进入竹林时所听到的声音。“新篁”指的是新的竹丛,可能是在春天或夏初,竹子长得茂密。诗人走进这片竹林,就像进入了一种特殊的境界。

“万竿如瓮锁龙泓”:这里的“万竿”形容竹子的众多,好像无数根细棒一样。“如瓮”则是比喻这些竹子直立而坚固,宛若陶器中的细长瓶口。整句话传达出竹林之密集与壮观。

“惊巢翡翠无寻处”:“惊巢”指的是鸟儿被突然的声响惊飞,“翡翠”是美丽的羽毛,这里用来形容鸟儿。在这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竹林中的感受,即便有鸟类栖息,但它们也因为诗人的到来而仓促逃离,所以找不到它们的踪迹。

“闲倚云根刻姓名”:“闲倚”是悠闲地倾靠,“云根”则形容山脚或竹林之下,这里指的是诗人在树荫下的位置。诗人在这里“刻姓名”,这既可以理解为真正的留名,也可能只是想象中的一种行为,表达了诗人的独处情怀和对自然的深沉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诗人在竹林中的宁静孤寂图。

作者介绍
陈陶

陈陶
朝代:唐   号:三教布衣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生辰:约公元812—约885年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
猜你喜欢

送彦材居贞·其二

闽关西去度嵯峨,下有轻舟入浙河。

春日山川开雨雪,旧时滩濑减风波。

玉堂莲炬须分直,茅屋村醪许重过。

臃肿自惭山下木,老枝空干倚岩阿。

(0)

墓草寄斯贞侄

江上飞花处处新,春山啼鸟似呼人。

可怜爱酒无虚日,忘却刘伶墓草青。

(0)

玉阶怨

风开翡翠帘,霜满芙蓉叶。

欲上象牙床,鸳鸯冷还怯。

(0)

题画十三首·其一

双松含古色,红树已先秋。

百顷风潭净,高情独泛舟。

(0)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其四

千里复万里,道路多间关。

况复春尽时,好鸟声绵蛮。

贤宰离旧邑,车辕庶民攀。

贰事非敢专,亦当念茕鳏。

遄期构大厦,寒士皆欢颜。

去去不可留,怅望空云山。

(0)

香奁八咏·其八云窗秋梦

碧天云散月三更,人在纱窗梦欲成。

灯焰有花随蝶化,簟纹如水怕蛩鸣。

钱唐谩听当年曲,巫峡空含此夜情。

檐马无端又惊起,满怀幽恨不分明。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