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玲珑倚半空,秋来净扫白云踪。
无人写此天然景,十二阑干十二峰。
高阁玲珑倚半空,秋来净扫白云踪。
无人写此天然景,十二阑干十二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远玲珑的山中楼阁倾半空之景。秋风过后,天气清新,云层被扫得一干二净,只留下白云在山间飘荡,其形状宛如灵芝,显得神秘而又庄严。这副景象没有人工的雕琢,而是自然天成。诗中的“十二阑干”和“十二峰”则描绘了瑞岩寺周围环境的壮丽,既突出了山势的层次分明,也映衬出楼阁的雄伟。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山水田园诗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建筑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以及对修建在险峰绝壁之上的寺庙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李抚辰作为宋代的词人,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这首诗则是他山水田园诗派风格的一个缩影,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楼阁图。
尘霾晦金镜,鹿走群雄驰。
龙腾海水沸,虎怒风林披。
成皋天下险,楚汉昔相持。
乃翁一杯羹,且欲共分之。
两雄不并立,鸿沟徒尔为。
裹创抚战士,智勇亦已疲。
荥阳非吾厄,帝图乃天姿。
阴陵夜失道,慷慨儿女悲。
长陵一抔土,笑煞牧羊儿。
胜负两蜗角,兴亡一枰棋。
而况彼区区,二蚁争雄雌。
西登广武山,旷望大河湄。
野旷知天迥,崖倾觉岸危。
青山明剑戟,霜林列旌旗。
云槎秋浩渺,烟树晴参差。
凄凉阮生叹,浩荡谪仙词。
怀古念离散,兴极泪还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