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青林径欲还,谁家茅屋在林间?
云初涌出半含雨,风渐吹开微露山。
世味尝来知懒贵,物华老尽觉秋闲。
天开胜境为诗敌,未许幽人稳闭关。
行过青林径欲还,谁家茅屋在林间?
云初涌出半含雨,风渐吹开微露山。
世味尝来知懒贵,物华老尽觉秋闲。
天开胜境为诗敌,未许幽人稳闭关。
这首《秋郊》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漫步于郊野之中的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行过青林径欲还,谁家茅屋在林间?”描绘了诗人穿行于青翠的树林之中,似乎想要返回却又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远处隐约可见一户人家的茅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颔联“云初涌出半含雨,风渐吹开微露山。”通过动态的云雨和静态的山峦,展现了秋季特有的天气变化,云层逐渐聚集,预示着即将下雨,而轻风吹拂,使得山峰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颈联“世味尝来知懒贵,物华老尽觉秋闲。”诗人通过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之美的向往。经历了世态炎凉后,他更加珍视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宁静,认为这是真正的悠闲与富足。
尾联“天开胜境为诗敌,未许幽人稳闭关。”诗人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认为它是自己创作诗歌的对手,激发了内心的激情与创造力。同时,他也表达了不愿轻易封闭自我,而是愿意继续探索自然、体验生活的心愿。
整体而言,《秋郊》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