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阴开禁籞,霁色转天衢。
苑柳飘云絮,渠荷散雨珠。
时纡金阁步,日傍绮寮趋。
才伎惭虚薄,论思一字无。
霾阴开禁籞,霁色转天衢。
苑柳飘云絮,渠荷散雨珠。
时纡金阁步,日傍绮寮趋。
才伎惭虚薄,论思一字无。
这首明代尹台的《馆出即事》描绘了从雾霾中走出后所见的清新景象。首句“霾阴开禁籞”形象地写出雾霾散去,禁苑的门户得以开放,透露出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接下来的“霁色转天衢”则进一步描绘了雨过天晴后的明亮色彩,道路显得更加开阔。
诗人观察到苑中的柳树在微风中飘落如云般的柳絮,池塘里的荷叶上滚动着雨后晶莹的露珠,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春日雨后的生机与清新。诗人漫步在金阁和绮寮之间,享受着这宁静美好的时光。
然而,诗人以“才伎惭虚薄,论思一字无”结尾,表达了对自己才情不足的自谦,以及对当前美景无言以表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我反思,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先生自以滑稽雄,何事偷身入汉宫。
跨鹤乘鸾本无定,安知不到此山中。
秋云易雨秋日出,九日阴晴苦难测。
气如昨夜太暄妍,云似今朝好天色。
天公要渠作好语,著意安排费天力。
重到孤峰最上头,四年不见烟霞秋。
吴山长与越山对,海水自随江水流。
江水相见只如此,老大岂知尔许愁。
上山燃火入山腹,下山骑马寻石屋。
十八大士栖两岩,共向山中礼尊宿。
人言石缝泉作珠,却绕山根走鸣玉。
珠泉得名固不虚,虎泉作酌不满欲。
山僧应复笑我曹,醉中泉石蒙讥嘲。
泾渭分流正须尔,美恶贤愚亦如此。
宁将鸡肋奉尊拳,莫著阳秋在皮里。
此语如何可便参,聊供山僧一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