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肠古制世所贵,不在锋芒在神气。
霜花照眼色正明,百炼精金成宝器。
匣开夜半流电惊,熊光直上插青冥。
铁骨坚凝月魄死,晶芒锐吐幽磷腥。
脊高胁突星文直,濡缕吹毛扪不得。
雕缋何须珠玉装,刮磨不受铜花蚀。
床头风雨苍龙吟,用杀止杀仁者心。
失身荆聂良可耻,凛凛三尺横天倚。
鱼肠古制世所贵,不在锋芒在神气。
霜花照眼色正明,百炼精金成宝器。
匣开夜半流电惊,熊光直上插青冥。
铁骨坚凝月魄死,晶芒锐吐幽磷腥。
脊高胁突星文直,濡缕吹毛扪不得。
雕缋何须珠玉装,刮磨不受铜花蚀。
床头风雨苍龙吟,用杀止杀仁者心。
失身荆聂良可耻,凛凛三尺横天倚。
这首清代诗人陈德正的《古剑歌》以古剑为题材,通过描绘剑的制作工艺和神韵,寓言深意。诗中强调剑的价值并非仅在其锋芒,更在于其内在的神气和精神。"霜花照眼色正明,百炼精金成宝器",形象地展示了剑经过千锤百炼,品质非凡,如同明珠藏于匣中,夜晚开启时光芒四射,直插云霄。
"铁骨坚凝月魄死,晶芒锐吐幽磷腥",进一步刻画了剑的坚硬与锐利,仿佛连月光也为之黯淡。剑身上的纹理如星文,即使细微之处也难以触及,象征着其高洁不凡。"雕缋何须珠玉装,刮磨不受铜花蚀",赞美剑的朴素无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最后,诗人借"床头风雨苍龙吟,用杀止杀仁者心",表达剑的双重意义,既是杀伐之物,又能体现仁者的正义之心。"失身荆聂良可耻,凛凛三尺横天倚",则以荆轲和聂政的故事,警示人们不应轻易丧失剑的尊严,而应持剑守护公正,体现了作者对于剑道精神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春衣乍试,又锦鸠唤暝,冷雨廉纤。
翠被梦轻,湘波人远思恹恹。
碧桃开瘦閒门掩,二分红出重檐。
是谁清泪,燕支渲尽,澹了还添。
咫尺吴云万里,正莺飞草长,恨赋江淹。
海燕自来、青鸾无翼寄诗缣。
因何酒力浑销减,旧时螺盏愁拈。
料伊花叶,书残倦倚绣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