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庭院。正迟迟月上,沉沉夜半。
画出疏疏梅影瘦,寂寂苍苔步缓。
点帽香寒,蘸衣露湿,吟思含凄惋。
谁家楼阁,笛声天际飘远。
可是才子姜夔,先生和靖,借此春光遣。
六槅冰纹烟琐碎,萼绿江南梦断。
鹤语廊回,鹃啼星淡,晓气浮葱茜。
笑他驴背,灞桥风雪无限。
深深庭院。正迟迟月上,沉沉夜半。
画出疏疏梅影瘦,寂寂苍苔步缓。
点帽香寒,蘸衣露湿,吟思含凄惋。
谁家楼阁,笛声天际飘远。
可是才子姜夔,先生和靖,借此春光遣。
六槅冰纹烟琐碎,萼绿江南梦断。
鹤语廊回,鹃啼星淡,晓气浮葱茜。
笑他驴背,灞桥风雪无限。
此幅《壶中天·题朱研山梅影寻诗图》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深邃幽静的庭院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
首先,开篇“深深庭院”四字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空间感,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迟迟月上,沉沉夜半”两句,以时间的变化为线索,描绘了夜晚月升的宁静画面,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画出疏疏梅影瘦,寂寂苍苔步缓”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氛围,疏落的梅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瘦削,而苍苔上的足迹则显得格外缓慢,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点帽香寒,蘸衣露湿,吟思含凄惋”几句,通过人物的动作与情感的流露,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帽上的香气在寒冷中散发,衣裳被露水浸湿,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体现了环境的清冷,更蕴含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感慨。
接下来,“谁家楼阁,笛声天际飘远”两句,以远处的笛声作为背景音符,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仿佛在遥远的地方,有人在弹奏着悠扬的曲调,这笛声似乎穿越了时空,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引发了人们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思。
“可是才子姜夔,先生和靖,借此春光遣”一句,巧妙地引用了两位著名文人的名字,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描绘这样的景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绪,如同姜夔与林和靖一样,借自然之美抒发内心的情感。
“六槅冰纹烟琐碎,萼绿江南梦断”两句,通过冰纹与萼绿的意象,以及江南梦断的表述,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冰纹的琐碎与萼绿的断梦,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
“鹤语廊回,鹃啼星淡,晓气浮葱茜”几句,以鹤鸣、鹃啼、晨曦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早晨景象,鹤语与鹃啼交织成一首自然的乐章,而晨曦中的葱茜,则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的诞生。
最后,“笑他驴背,灞桥风雪无限”两句,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态度,回顾了历史上的某个场景,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综上所述,《壶中天·题朱研山梅影寻诗图》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深意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陌上有荡子,金鞍飞华鞯。
闺中有思妇,玉指调悲弦。
当时两相得,误作容易看。
那知新婚别,负此如花颜。
妾身如秋叶,君意如春烟。
恨妾不恨君,劝君长加餐。
于飞者双燕,人独胡不然。
悲哉结交行,难语之时贤。
吴苑云酣歌舞地,平时灞上真儿戏。
府公槌鼓入辕门,盘马弯弓士增气。
玉虬夜吼双宝刀,晓霜冷透宫花袍。
君王有意敌天骄,霹雳劲弦吾与操。
满月犹嫌无腕力,三军鸣金齐破的。
莫将电镞惊飞翼,请射檄书青草砾。
参旗井钺光相摩,帐前万叠轰灵鼍。
呼韩要通作编户,勿遣喘从榆塞过。
雁沙枯叶改凯歌,安得壮士翻银河。
三边农桑俱偃武,将军懒射南山虎。
不须土训喻远人,天地中间悉臣主。
文章四海吴状元,那肯军装遽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