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红楼》
《忆红楼》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

曾见兵锋逾百草,偶题诗句在红楼。

控弦挽粟成陈事,缓带投壶忆旧游。

狂斐更烦金石刻,腼颜多谢镇西侯。

(0)
鉴赏

这首诗《忆红楼》是宋代文彦博所作,通过回忆往昔的军旅生涯与红楼往事,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情追忆与感慨。

首联“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开篇即描绘了诗人当年手持斧钺,巡视边疆的壮阔场景,随后闲暇时登上高城,久久驻足,流连忘返。这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过往的戎马生涯与悠闲时光,既有豪情壮志,又不乏宁静致远的情怀。

颔联“曾见兵锋逾百草,偶题诗句在红楼”,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曾经亲历的战争场面,百草之间烽火连天,战事激烈。同时,诗人也曾在红楼中留下自己的诗句,将个人情感融入历史的长河之中,体现了文人墨客与时代共舞的独特魅力。

颈联“控弦挽粟成陈事,缓带投壶忆旧游”,转而回忆起过去的军事训练和休闲活动。控弦挽箭、投壶游戏,这些昔日的场景如今已成为往事,但它们依然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珍贵的记忆。

尾联“狂斐更烦金石刻,腼颜多谢镇西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珍视与对过去的敬意。他希望自己的狂放不羁之作能够被镌刻于金石之上,永垂不朽;同时,他也谦逊地感谢那些曾经给予他支持与鼓励的人,尤其是镇西侯,暗示着对过去恩师或重要人物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忆红楼》一诗通过对过往经历的深情回顾,展现了文彦博作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士大夫,既能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又能以文会友,留下传世佳作的风采。诗中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友情与师恩的感激,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古意题徐令壁(一作题著作令壁)

白云苍梧来。
氛氲万里色。
闻君太平世。
栖泊灵台侧。

(0)

郢州西楼吟

连山尽塞水萦回,山上戍门临水开。
珠帘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鳞自相向。
昔人爱险闭层城,今人复爱闲江清。
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开山鸟鸣。

(0)

重经巴丘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发,酒肠俱逐洞庭宽。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微茫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0)

登丹阳楼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还。
迢递高楼上,萧疏凉野间。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
浮客时相见,霜凋朱翠颜。

(0)

赠章八元

相见谈经史,江楼坐夜阑。
风声吹户响,灯影照人寒。
俗薄交游尽,时危出处难。
衰年逢二妙,亦得闷怀宽。

(0)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

黄阁开帏幄,丹墀拜冕旒。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愁。
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