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月分明属片鳞,天边何处别疏亲。
磨成破镜为圆镜,照见今人失古人。
指上不堪存幻见,空中无可着纤尘。
老僧老眼常如此,一度逢秋一度新。
片月分明属片鳞,天边何处别疏亲。
磨成破镜为圆镜,照见今人失古人。
指上不堪存幻见,空中无可着纤尘。
老僧老眼常如此,一度逢秋一度新。
这首诗以“片鳞秋月”为题,描绘了月与鱼的和谐共处之景,寓含哲理。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
首句“片月分明属片鳞”,以“片月”与“片鳞”相对,形象地描绘出月光洒在水面上,如同片片银鳞闪烁的景象,既展现了月色之美,也暗示了生命的灵动与自由。
“天边何处别疏亲”一句,借问天边,表达了对宇宙广阔、人际关系复杂微妙的感慨,引人深思。
“磨成破镜为圆镜,照见今人失古人”运用了“破镜重圆”的典故,寓意通过某种方式或经历,人们可以重新审视自我,但同时也暗示了时间流逝,古人已逝,今人难以完全复原过去的记忆或状态。
“指上不堪存幻见,空中无可着纤尘”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人的认知有限,无法完全把握现实的全貌,同时强调了纯净与真实的重要性。
“老僧老眼常如此,一度逢秋一度新”以老僧的视角,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四季更迭的平静接受,以及对生命不断变化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认知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常书履声今寂寞,兄妹几人递萧索。
如君真似鲁灵光,甲子重新貌绰约。
当年志气薄虹蜺,朋辈操觚尽推却。
数奇未得致青云,才大翻嗟同瓠落。
谨厚犹存万石风,闭门窃笑魔风恶。
有时兀坐学冥心,有时留客恣欢谑。
晚得名驹汗血流,骎骎欲绍箕裘泽。
风流曾记少年豪,一朝忽屏闺中乐。
以兹君独取其赢,始信人身有大药。
山榴初红篁解箨,祝辞满堂舄交错。
肺腑之交谁似予,为君感叹酬三爵。
空山腹元精,众窍泻灵液。
支流汇成渊,形似半规月。
其上有悬崖,亘古此开擘。
清冷涵雪乳,阴翳生石发。
入耳无惊喧,一线引岩隙。
涓涓流自细,汩汩源不竭。
到来秋暑忘,弥觉尘虑释。
传闻雷雨时,肤寸云气白。
疑有蛰龙起,蜿蜒破石壁。
缅昔弘治初,十老留胜迹。
图画写林峦,觞咏盛裙屐。
迄今数百年,骚雅久消歇。
惟余涧泉冷,曾照髭眉碧。
庵僧鹤貌癯,招我话闲适。
汲泉试烹茶,清风生两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