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阳秋思六首·其四》
《河阳秋思六首·其四》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因年警,多惭与愿违。

于陵终不仕,疏傅几时归。

江柳寒阴瘦,畦菘晚叶肥。

寄声溪上鸟,且莫背人飞。

(0)
翻译
因为岁月流逝,我常常感到警醒,许多愿望未能如愿实现。
于陵始终不愿做官,疏傅何时才能回归田园呢?
江边的柳树在寒冷中显得清瘦,菜园里的菘菜傍晚时分叶子更肥美。
我对着溪边的鸟儿说,希望你暂时不要背对着我飞走。
注释
出处:出自古诗。
年:指时间流逝。
警:警醒,提醒。
违:违背,未实现。
于陵:古代隐士的名字,这里泛指不愿做官的人。
终不仕:始终不愿出仕为官。
疏傅:疏广,古代官员,后用来指退休或不愿做官的人。
几时归:何时能回归田园。
江柳:江边的柳树。
寒阴:寒冷中的阴暗。
瘦:形容柳树在寒风中显得清瘦。
畦菘:菜园里的菘菜。
晚叶肥:傍晚时分叶子丰满。
寄声:寄托声音,对...说。
溪上鸟:溪边的鸟儿。
且莫:暂且不要。
背人飞:背对着人飞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出处因年警,多惭与愿违"表明诗人对仕途生涯有所警醒,并感到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而深感歉意。"于陵终不仕,疏傅几时归"则展示了诗人坚定的隐逸决心,不再追求官场生涯,而是选择归隐山林。

接下来的两句"江柳寒阴瘦,畦菘晚叶肥"以自然景物描绘出一幅秋日凄清的画面。其中“江柳”与“寒阴瘦”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秋天的萧瑟之感,而“畦菘晚叶肥”则透露出尽管季节更迭,但某些生命力仍旧旺盛。

最后两句"寄声溪上鸟,且莫背人飞"通过借助溪水中的鸟儿来传递诗人的声音,似乎在告诫世人不要背离人间的真诚与纯净。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自己的隐逸生活能被外界所理解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超然于世的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和河东施待制二首·其二

千里观风使节来,百城舒惨系行台。

威严少霁犹知幸,谁信芳樽镇日开。

(0)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霞起堂

□□赤城山,霞色起夜半。

建标自古□,□□羡吟玩。

仙人□□□,□手若可唤。

彤光射胸臆,三咽骨自换。

(0)

重登斗野亭二首·其二

豪杰旧游处,此亭名亦俱。

凄凉谢公堰,浩荡董家湖。

陈迹成兴废,遗篇今有无。

登临何限恨,搔首独长吁。

(0)

蜡梅二绝黄鲁直云王都尉有之邀同赋·其一

蜡梅直何如,但闻郑家说。

淡日明晨霜,凉酥点春雪。

(0)

巴陵界中作·其一

曲曲秋江滟滟波,直疑乘兴到银河。

逢人欲问支机石,此去星桥路几多。

(0)

惜竹

老藓墙阴夕照间,何人折我翠琅玕。

即兹绿叶随尘化,犹有低枝带露残。

不放云梢侵霰雪,因嗟世故足波澜。

故园未乏筼筜品,十顷繁阴六月寒。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