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四》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四》全文
宋 / 敖陶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昔我宦南海,宾友日击鲜。

今来童市归,掌肉分乌鸢。

旅食何足校,苦望双旌烟。

愿为墓户家,毋为地行仙。

(0)
注释
昔我:过去我。
宦:做官。
南海:指南方的某地区。
宾友:宾客朋友。
日击鲜:每日送来新鲜的。
今来:现在回来。
童市:儿童市场,这里指回归故乡。
掌肉:手里拿着肉。
乌鸢:乌鸦和老鹰,比喻贫寒或不受欢迎的人。
旅食:在外谋生的食物。
校:比较,计较。
双旌烟:亲人朋友的信旗烟尘,象征远方的消息。
墓户家:守墓人,意指安定的生活。
地行仙: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过去我在南海做官时,每天都有宾客朋友送来新鲜的鱼。
如今我从官场归来,手里拿着分给乌鸦老鹰的肉。
在外谋生的食物算不得什么,我只渴望看到亲人朋友的信旗烟尘。
我宁愿做个守墓人家,也不愿再过漂泊如仙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所作,表达了他从官南海归来后的生活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昔日与宾友共餐的奢华,现今只能分肉给乌鸢的凄凉,反映出人生的沧桑和境遇的变迁。"旅食何足校"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而"苦望双旌烟"则流露出对仕途的渴望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最后两句"愿为墓户家,毋为地行仙",诗人宁愿过平淡的居家生活,也不愿再过漂泊不定的地行仙般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敖陶孙
朝代:宋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猜你喜欢

和贾县尉秋日往山中诗韵二首·其一

野桥村路雨初晴,满袖凉风马足轻。

松下几年淹宦况,山中九日动诗情。

逢时又见黄花发,感事俄惊白发生。

且喜囊中无长物,只留琴剑伴回程。

(0)

九日偕计山长游西岩寺次韵

故人访我当重九,黄菊吹香满一庭。

邂逅登高同胜事,留连到晚宿禅扃。

秋阴积润云生几,山意催寒雨近屏。

坐对跏趺僧话久,十年尘思豁然醒。

(0)

赠李晋卿葬师归龙泉

潇潇霜霰点行装,驴瘦童寒路更长。

十载江湖双白鬓,半生山水一青囊。

摩挲古剑心犹壮,邂逅清尊兴自狂。

岁晚不堪成话别,石桥流水野梅香。

(0)

次韵夏日野步

缲丝人家鸡午啼,南墙雨过篁竹齐。

出门更喜新绿净,旋布石矶行过溪。

香醪满榼供提携,垂杨树外听鸣鹂。

因嗟田父行水泥,有饷不充葵与藜。

(0)

晚兴

野兴遂幽讨,独行河水湄。

平原忽空旷,蝉声在高枝。

(0)

次韵简周济川山长二首·其一

故人辞薄宦,去隐白云乡。

溪树春天晚,山泉夜月凉。

携家怜杜甫,齐物忆蒙庄。

知尔身和世,于今亦两忘。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