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于席学士院池观莲宴集和张亭溪詹事二首兼呈同会诸公·其二》
《于席学士院池观莲宴集和张亭溪詹事二首兼呈同会诸公·其二》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玉井孤根何处峰,移来天府翠云从。

谩誇骤雨明珠过,更看高秋碧实重。

出水群仙天藻发,临池诸杰地灵钟。

二难四美还尧日,尽拚傍人笑醉容。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描绘了一幅清雅的池莲宴集图景。首句“玉井孤根何处峰”以玉井比喻莲花的根茎,暗示其来自高山幽谷,显得孤独而珍贵。次句“移来天府翠云从”则形容莲花被移至皇家园林,如翠色云团般簇拥,显现出其在贵胄之地的非凡地位。

第三句“谩誇骤雨明珠过”运用比喻,说莲花盛开时仿佛骤雨洒落的明珠,光彩夺目。第四句“更看高秋碧实重”进一步描绘秋季莲花结实累累,增添了丰满与丰饶的意象。

第五、六句“出水群仙天藻发,临池诸杰地灵钟”将莲花比作水中仙子,赞美其如天宫仙女般出尘脱俗,又象征着大地的灵秀汇聚。这里寓含了对莲花高尚品格的赞美。

最后一句“二难四美还尧日,尽拚傍人笑醉容”表达了诗人对莲花品质的推崇,认为它具备了难得的美德,即使旁人嘲笑,也甘愿沉醉其中,流露出对莲花的深深敬仰。

整体来看,湛若水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莲花的美丽、高洁和不凡,同时也寓含了对君子品德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咏物诗。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清平乐 应制

琼枝瑶月。
帘卷黄金阙。
宫鬓蛾儿双翠叶。
点缀离南闹雪。
东风扇影低还。
红云不隔天颜。
夜夜华灯万树,年年碧海三山。

(0)

谒金门·双喜鹊

双喜鹊。
几报归期浑错。
尽做旧愁都忘却。
新愁何处著。
瘦雪一痕墙角。
青子已妆残萼。
不道枝头无可落。
东风犹作恶。

(0)

诉衷情·夜凉清露滴梧桐

夜凉清露滴梧桐。
庭树又西风。
熏笼旧香犹在,晓帐暖芙蓉。
云淡薄,月朦胧。
小帘栊。
江湖残梦,半在南楼,画角声中。

(0)

乌夜啼·淡烟疏雨新秋

淡烟疏雨新秋。
不禁愁。
记得青帘江上、酒家楼。
人不住。
花无语。
水空流。
只有一双樯燕、肯相留。

(0)

阮郎归 寄李都运有之 中州乐府

人情冷暖共高低。
疏慵非所宜。
老夫碌碌本无机。
闲教造物疑。
形木槁,鬓丝垂。
山林先有期。
故人只道挂冠迟。
此心应不知。

(0)

行香子·秋入鸣皋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
挂衣冠、初脱尘劳。
窗间岩岫,看尽昏朝。
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
醉模糊、信手挥毫。
等闲陶写,问甚风骚。
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