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禽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禽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午枕》。诗中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变迁的无奈情绪。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场景,时间流逝,昔日的美丽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吹箫"常用来形容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这里却说"不复",表明即便是过去的美好也已经无法再留住。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禽相乳亦相酬。" 这两句写的是自然界的景象,野草自己开花又自己凋零,鸟儿在林间呼应着歌唱。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一个生命循环、万物更新的哲理。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攲斜见画楼。" 这两句则写的是诗人对于往昔足迹的回忆和现实生活中的变迁。"旧蹊"指的是过去的脚印,而现在这些记忆已经被时间所掩埋,取而代之的是新的道路。"朱户攲斜见画楼"则是对豪华建筑的描绘,但这里的"攲斜"暗含着一丝不自然和矫揉造作之感。
最后两句"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感受的深刻体验。他想要举杯饮酒,却找不到知音共享,这份寂寞和无奈,以及对周围景象兴衰更迭的观察,都让人感到心中沉甸甸的忧愁。
总体而言,王安石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描绘,抒发了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变迁的无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