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多难绾处,不借柳丝愁。
演侠宜长剑,迷春自别楼。
低帘防客燕,高烛警湖鸥。
谁是青莲李,拈毫序夜游?
心多难绾处,不借柳丝愁。
演侠宜长剑,迷春自别楼。
低帘防客燕,高烛警湖鸥。
谁是青莲李,拈毫序夜游?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宴饮于碧轩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首句“心多难绾处,不借柳丝愁”以心绪难以平复开篇,暗示宴会中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不借助外物如柳丝来寄托愁绪,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沉重。接下来,“演侠宜长剑,迷春自别楼”两句,通过侠客与春天的意象,展现了宴会中的豪情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由与美好时光的向往。
“低帘防客燕,高烛警湖鸥”则细致描绘了宴会环境的布置,低垂的窗帘防止飞燕打扰,高悬的蜡烛警惕湖面上的鸥鸟,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宴会的氛围,也体现了主人对宾客的细心与周到。最后,“谁是青莲李,拈毫序夜游?”以“青莲李”暗指李白,表达了对这位唐代伟大诗人的敬仰,同时邀请友人共赴夜游,延续诗酒风流的传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宴会的盛况以及参与者复杂的心境,既有对自由与美好的追求,也有对友情与诗意生活的向往,是一幅生动的夜宴画卷。
秋风木叶下,送目人千里。
汹涌趋东陵,潏荡混南纪。
天垂俱沈浮,霜落乃清泚。
蛟龙怒未平,舟楫漫难理。
苍梧云气连,笙竹矶石磊。
所恨碍君山,仍嗟愁帝子。
予怀渺不极,客思浩然起。
愿令沅湘波,安流入江水。
一笑天地惊,此乐古未有。
平生不解饮,满引亦一斗。
老革昔媚珰,正士皆碎首。
宁知时势移,人事反覆手。
昔年金谷花,今日章台柳。
巧哉造物心,此罚胜枷杻。
微酣谈旧事,因果信非偶。
淋漓挥醉墨,神鬼运吾肘。
姓名讳不书,聊以存忠厚。
时皇帝十载,太岁在丁丑。
恢台仲夏月,其日二十九。
同观者六人,题者河间叟。
二月欲半春风颠,对食废餐心黯然。
排沙荡沙忽到眼,须臾几席无光鲜。
昨者出门吹欲倒,乘黄不病不得前。
百围大木拔莫动,决折断干追乌鸢。
惊雷万车碾空过,倏忽卷地散百川。
未知何自蛟龙怒?坐使老屋如流船。
先生老屋十五椽,寄住主人从昔年。
崩腾直为居者惜,过客东西何用怜。
幸自环堵无足乐,屋虽朴陋形制坚。
但念素衣发如漆,白黑变尽思归田。
勉焉守之勿易地,会且风止天清妍。
君不见列御寇,御之还得同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