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香路。重认泪点娟筠,唾痕芳树。
依然咫尺天涯,断魂絮影,知他甚处。信音伫。
还是坠蛛尘网,半捎窗户。
无聊强揩红笺,醉来试倩,流莺寄语。
惆怅雕栏犹在,晚花羞眄,垂杨慵舞。
应想旧时堂前,巢燕非故。琴心赠别,颠倒闲词句。
何曾见、珠帏夜悄,银屏微步。佩解人归去。
帕罗尚绾,愁丝怨绪。帘底波千缕。
空负我、西窗秋衾凉雨。话残梦里,一灯谁絮。
吟香路。重认泪点娟筠,唾痕芳树。
依然咫尺天涯,断魂絮影,知他甚处。信音伫。
还是坠蛛尘网,半捎窗户。
无聊强揩红笺,醉来试倩,流莺寄语。
惆怅雕栏犹在,晚花羞眄,垂杨慵舞。
应想旧时堂前,巢燕非故。琴心赠别,颠倒闲词句。
何曾见、珠帏夜悄,银屏微步。佩解人归去。
帕罗尚绾,愁丝怨绪。帘底波千缕。
空负我、西窗秋衾凉雨。话残梦里,一灯谁絮。
这首《瑞龙吟·拟周美成》是清代词人周之琦所作,词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沉的思绪。词人以拟周邦彦的风格,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相思难耐的画面。
词的开篇“吟香路”,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条弥漫着香气的小径,暗示了情感的浓郁与复杂。接下来的“重认泪点娟筠,唾痕芳树”两句,通过“泪点”和“唾痕”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离别的哀伤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细腻又深刻,让人感同身受。
“依然咫尺天涯,断魂絮影,知他甚处”几句,将空间的距离与心灵的隔阂巧妙结合,表达了即使距离很近,但情感却如同远隔天涯,思念之人不知所踪的无奈与痛苦。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信音伫”之后的几句,通过“坠蛛尘网,半捎窗户”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等待消息的漫长与焦虑。而“无聊强揩红笺,醉来试倩,流莺寄语”则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在等待中的孤独与渴望,试图通过书信和自然界的鸟鸣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惆怅雕栏犹在,晚花羞眄,垂杨慵舞”几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即使环境依旧,但人物的情感却已发生了变化,晚花羞于凝视,垂杨懒于起舞,这些细节都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哀愁与无力。
“应想旧时堂前,巢燕非故。琴心赠别,颠倒闲词句”几句,将回忆与现实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燕子不再,琴声不再,一切都已改变,只有那些颠倒的闲词句还留在记忆中。
最后,“何曾见、珠帏夜悄,银屏微步。佩解人归去。帕罗尚绾,愁丝怨绪。帘底波千缕。空负我、西窗秋衾凉雨。话残梦里,一灯谁絮”几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独自面对夜晚的寂静,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来,无法排遣。即使在梦中,也难以寻得慰藉,只能在凉雨中独自回味过去的温馨与现在的孤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后的相思之苦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玉泉此为源,泉源岂即此。
试问所从来,只此一勺水。
玉名玉岂真,泉名玉尤幻。
而我对玉泉,如是幻真玩。
石髓澄堪漱,烟萝绿可扪。
雨后溪流急,山根带涨痕。
暴涨退亦急,垂柳丝馀湿。
惟兹有本泉,终古长潗潗。
潺溪惬静聆,清泚供幽眺。
心与境俱适,何必苏门啸。
趵突声犹状,匡庐匪当对。
垂虹旧传名,吁嗟耳食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