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今羡卫侯,寡人但与祭。
惊心一字可,血髓腥天地。
吾今羡卫侯,寡人但与祭。
惊心一字可,血髓腥天地。
这首诗名为《一字可》,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以“一字可”为题,通过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对卫侯的羡慕之情以及对权力与祭祀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吾今羡卫侯”,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羡慕之情,将卫侯置于一个令人向往的地位。接着,“寡人但与祭”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古代君王的自称“寡人”,与卫侯形成对比,暗示了权力与地位的差异,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权力象征的祭祀活动的复杂情感。
“惊心一字可”,这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字面上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深意。“一字可”可能是指在权力或决策中,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却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改变整个局面。这不仅反映了权力的微妙和复杂性,也体现了诗人对权力运作背后力量的深刻洞察。
“血髓腥天地”一句,用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形象,描绘了权力斗争带来的残酷后果。血与髓的腥味弥漫天地之间,既是对权力斗争血腥场面的直观描述,也是对权力滥用所带来的道德沦丧和社会动荡的隐喻。这句话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权力滥用的批判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一字可”的主题,探讨了权力、祭祀、决策与社会影响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权力运作深层次的思考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客船拨不开,见船不见河。
官船亦龃龉,护送烦麾诃。
逡巡各敛避,容我跃丈波。
千篙正插笋,一只俄腾梭。
出郭晓初分,到江午已过。
日月互答吐,海天相荡摩。
越树绿攒荠,吴山青点螺。
舍狭就空旷,登仙超网罗。
将夕忽风顺,纲军鸣鼓锣。
上水帆若箭,夜宿依寒坡。
乘快终有险,耐迟庶无它。
河江置勿论,嗟我鬓既皤。
之官半载馀,行路五月多。
下瘠上弗察,孤清众难知。
劳形兼费橐,痴恋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