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虏乱中夏,星历一周天。
干戈未定,悲咤河洛尚腥膻。万里两宫无路。
政仰君王神武。愿数中兴年。
吾道尊洙泗,何暇议伊川。吕公子,三世相,在凌烟。
诗名独步,焉用儿辈更毛笺。好去承明谠论。
照映金狨带稳。恩与荔枝偏。
回首东山路,池阁醉双莲。
戎虏乱中夏,星历一周天。
干戈未定,悲咤河洛尚腥膻。万里两宫无路。
政仰君王神武。愿数中兴年。
吾道尊洙泗,何暇议伊川。吕公子,三世相,在凌烟。
诗名独步,焉用儿辈更毛笺。好去承明谠论。
照映金狨带稳。恩与荔枝偏。
回首东山路,池阁醉双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送吕居仁召赴行在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战乱局势的忧虑以及对友人吕居仁被朝廷征召而感到的不舍和期盼。
"戎虏乱中夏,星历一周天"两句描绘了北宋末年政局动荡、边疆频遭外敌侵扰的危机状况。"干戈未定,悲咤河洛尚腥膻"表达了诗人对战乱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的痛心。
"万里两宫无路。政仰君王神武"显示了诗人对于朝廷稳固的期望,以及对皇帝权威的肯定。
"愿数中兴年。吾道尊洙泗,何暇议伊川"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能够迅速恢复安定,并且对吕居仁能够有所作为而感到骄傲。
"吕公子,三世相, 在凌烟。诗名独步,焉用儿辈更毛笺"这几句赞美了吕居仁的家族背景和个人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来的期许。
"好去承明谠论。照映金狨带稳。恩与荔枝偏"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在朝廷中得到重用,并且享受到皇家的恩惠。
最后两句"回首东山路,池阁醉双莲"描绘了诗人送别时的场景,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的忧虑和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