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全红也。过溪桥、重游昨日,笔篱茅舍。
笑语生香来渐近,衫影参差入画。
见一队、明妆淡雅。
要撚黄花亲比瘦,小阑干、不许帘儿挂。
人与菊,并堪把。霜天短鬓惊衰谢。
恰何缘、人间尚有,钿车罗帕。
万事西风吹散了,黄叶漫天而下。
偏只向、看花人打。
若使渊明今日在,料先生、也被閒情惹。
狂奴态,甘遭骂。
乌桕全红也。过溪桥、重游昨日,笔篱茅舍。
笑语生香来渐近,衫影参差入画。
见一队、明妆淡雅。
要撚黄花亲比瘦,小阑干、不许帘儿挂。
人与菊,并堪把。霜天短鬓惊衰谢。
恰何缘、人间尚有,钿车罗帕。
万事西风吹散了,黄叶漫天而下。
偏只向、看花人打。
若使渊明今日在,料先生、也被閒情惹。
狂奴态,甘遭骂。
这首《贺新郎·重游菊圃纪事》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次重访菊花园的生动经历。词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词的开篇“乌桕全红也”,以秋天特有的景象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浓郁的季节氛围。接着,“过溪桥、重游昨日”点明了此次重访的主题,词人再次踏足曾经熟悉的土地,心中涌起的是复杂的情感。
“笔篱茅舍”描绘了简朴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色,而“笑语生香来渐近,衫影参差入画”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欢声笑语与衣衫的轻盈,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缓缓展开。
“见一队、明妆淡雅”进一步刻画了人物形象,她们如同秋日里的菊花一般,既明艳又不失高雅。词人想要将菊花与这些女子进行比照,表达出对她们美好品质的赞赏。
“要撚黄花亲比瘦,小阑干、不许帘儿挂”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女子与菊花的亲密互动,还暗示了她们之间的某种情感联系,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温馨动人。
“人与菊,并堪把”表达了词人对这种和谐共处情景的欣赏,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霜天短鬓惊衰谢”一句,词人借景抒情,通过描述自己在寒冷霜天中的短发,暗含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
“恰何缘、人间尚有,钿车罗帕”则转而赞美那些在世俗生活中依然保持高洁品质的人们,他们如同钿车上的罗帕,虽身处尘世,却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优雅。
“万事西风吹散了,黄叶漫天而下”用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百态,暗示着一切终将随风而去,唯有自然的规律永恒不变。
最后,“偏只向、看花人打。若使渊明今日在,料先生、也被閒情惹。狂奴态,甘遭骂”则是词人对陶渊明的想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妥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填海衔木石,移山开路衢。
既怜精卫苦,复笑愚公愚。
扰扰六合间,机械纷奔趋。
岂知大智者,敛之寂若无。
缅彼白鹤仙,昂藏一丈夫。
冲抱龙虎气,清含山泽癯。
炼药入紫霞,吹笙上玄都。
逍遥青天中,湛寂以自娱。
我欲蹑其躅,飘然安可呼。
永怀伯阳翁,握此玄化枢。
毋为事辩巧,取愧斯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