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薏田夜雨图》
《题薏田夜雨图》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君家群季后人多,玉折兰摧唤奈何。

我更披图增一恸,艺香山下吊棺和。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题薏田夜雨图》,通过描绘一幅夜雨中的薏田景象,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君家群季后人多”,以“君家”点明对象,暗示这是一幅描绘家族后人众多的薏田夜雨图。这里的“群后”可能暗指家族的后代,而“人多”则强调了家族的繁盛与兴旺。这一句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预示着接下来将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次句“玉折兰摧唤奈何”,运用了“玉折”和“兰摧”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美好事物的消逝。玉折象征着珍贵之物的断裂,兰摧则是兰花凋零的比喻,两者都是用来形容美好事物的毁灭或衰败。这两词连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与痛心,同时也暗示了薏田夜雨图中所展现的景象正是这种情感的具象化。

第三句“我更披图增一恸”,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薏田夜雨图时的强烈情感反应。这里的“披图”指的是展开画卷或图卷,而“增一恸”则说明了诗人因图中景象而更加深感悲痛。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哀悼,也体现了艺术作品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力量。

最后一句“艺香山下吊棺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艺香山”可能是寓意艺术之美如同山间之香,弥漫且持久,而“吊棺”则指向了对逝者的哀悼。将“吊棺”与“艺香山”联系起来,既表达了对逝去艺术之美的缅怀,也寄托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思。整个句子以一种含蓄而深沉的方式,将艺术与生命、过去与现在、哀悼与纪念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全祖望的《题薏田夜雨图》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悼与怀念,以及艺术作品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醉花阴.闺情

西窗斜日花阴下。正梳头才罢。

对镜几徘徊,未到黄昏,又把云鬟卸。

屏风自掩深寒夜。剪银台灯灺。

收取入香奁,狼藉春山,留待檀郎画。

(0)

菩萨蛮.幽怨

柳丝拂地愁如织。娇莺啼露东风湿。烟草碧重重。

迷离似梦中。无人知此意。腰比前春细。

莫去倚危楼。斜阳花更愁。

(0)

贺新郎.与殷彦来

底事伤怀抱。忆当年、两家名父,论交最好。

我始弱龄君壮盛,争说恢奇才调。

定指日、翻飞天表。

转眼高堂人去后,守遣编、竟以穷愁老。

升沉事,谁能料。贱贫仆更何须道。

算输君、才思什伯,敢辞潦倒。

半世惯填红豆曲,久惹词场人笑。

笑此技、从来绝小。

何意先生痂嗜甚,每相逢、坚索囊中稿。

只此是,焚馀草。

(0)

满江红.修翁将返金陵,前二日招同扶九、懋敬、东阳暨令弟二简泛舟西溪·其一

爽气鲜新,秋一碧、天光如沐。

风吹去、盈盈舴艋,水烟俱绿。

细草乱生荒寺径,野瓜蔓绕农家屋。

正村村、妇子趁秋晴,收新谷。对此景,看难足。

频呼索,觞相属。任船头醉倒,鸥凫同宿。

调笑几般鞍马令,销魂何限清商曲。

更一声、寥亮水潭空,柯亭竹。

(0)

鹧鸪天.客中春暮

花未开时客早归。花开惜又与春违。

而今归去花虽好,已是飘零一半飞。

风细细,雨霏霏。深悔劳人作事非。

明年准拟花开日,多对花枝过几时。

(0)

忆江南.端阳词·其五

端阳节,记得在江乡。

入网鲥鱼浑似雪,压枝梅子未全黄。何日更重尝。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