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之名岁二千,虎丘之丘何渺然。
众山争高隐日月,笑此拳石埋平田。
虽然培塿疑异物,划开阴崖十丈悬。
冢中有恨索遗指,亭上无语传枯禅。
偏是吴人爱山急,逐面分方誇凭立。
屋承隋唐良稳称,墨题熙丰尚新湿。
松梢莫遣风雨横,石盘自添苔藓涩。
春来春去吴人游,足茧层巅踣应泣。
虎丘之名岁二千,虎丘之丘何渺然。
众山争高隐日月,笑此拳石埋平田。
虽然培塿疑异物,划开阴崖十丈悬。
冢中有恨索遗指,亭上无语传枯禅。
偏是吴人爱山急,逐面分方誇凭立。
屋承隋唐良稳称,墨题熙丰尚新湿。
松梢莫遣风雨横,石盘自添苔藓涩。
春来春去吴人游,足茧层巅踣应泣。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山的壮丽景象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即点出虎丘之名历经两千年,显现出古老而庄严的气息。接着,众山竞高遮蔽日月,与虎丘相比则显得渺小,诗人以此自喻,暗含对自身才学的不满。
“笑此拳石埋平田”一句中,“拳石”指的是坚硬如拳头的大石,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鬼斧神工之作的赞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与人力之间关系的思考。
“冢中有恨索遗指,亭上无语传枯禅”两句则是说虎丘山内的古墓中埋藏着历史人物的遗憾,而山上的亭台之中,却又流传着无言的禅意。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心。
“偏是吴人爱山急,逐面分方誇凭立”一句表明了江南地区(吴地)人民对于山水的热爱,以及他们在山上建造亭台楼阁的积极态度。这里的“急”字生动表现出吴人对美好自然景观的迫切追求。
接下来的“屋承隋唐良稳称,墨题熙丰尚新湿”则是说虎丘上的建筑继承了隋唐以来的良好风格,而诗人的墨宝(书法作品)也同样体现出熙和与丰富的艺术魅力,并且这些作品至今仍然保持着新鲜而不失其韵味。
“松梢莫遣风雨横,石盘自添苔藓涩”两句描绘了虎丘山上松树枝头挡住风雨的景象,以及石阶间自然生长出的苔藓。这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时间流逝的细腻观察。
最后,“春来春去吴人游,足茧层巅踣应泣”一句则是说虎丘山每当春天到来,便吸引着成群结队的江南游客前来探访。诗人的脚步踏过层层叠叠的高峰,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悲壮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虎丘山的自然美景,更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回顾与个人情感的融合,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情怀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