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雍池中雁,饮啄得其时。
夕息藉芳荪,朝游荫阶基。
仰视云间翼,嗷嗷西南飞。
朔风摧羽翰,严霜下霏霏。
辛苦万里道,所免寒与饥。
倘垂终养惠,岂乐衡阳栖。
雍雍池中雁,饮啄得其时。
夕息藉芳荪,朝游荫阶基。
仰视云间翼,嗷嗷西南飞。
朔风摧羽翰,严霜下霏霏。
辛苦万里道,所免寒与饥。
倘垂终养惠,岂乐衡阳栖。
这首诗描绘了池中雁的生活状态,既有对它们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它们迁徙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的深刻洞察。诗中“雍雍”二字,既形容了雁群和谐有序的飞行姿态,也隐含了诗人对这些生灵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美好祝愿。
“饮啄得其时”,点明雁群在池边自由自在地觅食饮水,生活节奏与自然节律相和谐。“夕息藉芳荪,朝游荫阶基”,描绘了雁群夜晚休息于芳香的草丛中,清晨则在台阶旁活动的场景,展现了它们与环境的亲密关系和适应能力。
“仰视云间翼,嗷嗷西南飞”,通过雁群抬头望向天空,发出哀鸣声,准备向西南方向迁徙的情景,表达了对它们迁徙旅程的关切与敬意。“朔风摧羽翰,严霜下霏霏”,形象地描绘了雁群在寒冷的北风和霜雪中艰难飞行的景象,体现了它们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勇气。
“辛苦万里道,所免寒与饥”,总结了雁群长途迁徙的艰辛,但同时也强调了它们迁徙的目的——为了生存,为了躲避严寒和饥饿。“倘垂终养惠,岂乐衡阳栖”,表达了诗人对雁群最终能够得到庇护、安享晚年的心愿,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雁群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它们迁徙过程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闻说吴兴地,幽深远市朝。
千村同泽国,一境断尘嚣。
四塞山横浦,南浔路带桥。
衣冠犹尚晋,民物况逢尧。
蚕趁晴时浴,桑依沃壤条。
茧丝从旧税,保障减新徭。
烟暖苔花吐,波寒芟叶销。
吴姬朝掷杼,估客夜吹箫。
霜断汉多蟹,风行树有蜩。
看云凭草阁,听雨卧兰桡。
野色行常挹,岚光坐可招。
最怜君住处,更觉趣清标。
蘋外鸥盟狎,松边鹤梦遥。
捲帘凉未度,迎扇暑先消。
逸兴诗千首,閒情酒一瓢。
源开桃灼灼,门掩竹潇潇。
翠耸峦融雪,纹生浪激飘。
传模停采笔,移写费生绡。
杜牧风流在,玄真逸思饶。
他年容卜筑,来此老渔樵。
《题吴兴薛希贤清远诗卷》【明·谢晋】闻说吴兴地,幽深远市朝。千村同泽国,一境断尘嚣。四塞山横浦,南浔路带桥。衣冠犹尚晋,民物况逢尧。蚕趁晴时浴,桑依沃壤条。茧丝从旧税,保障减新徭。烟暖苔花吐,波寒芟叶销。吴姬朝掷杼,估客夜吹箫。霜断汉多蟹,风行树有蜩。看云凭草阁,听雨卧兰桡。野色行常挹,岚光坐可招。最怜君住处,更觉趣清标。蘋外鸥盟狎,松边鹤梦遥。捲帘凉未度,迎扇暑先消。逸兴诗千首,閒情酒一瓢。源开桃灼灼,门掩竹潇潇。翠耸峦融雪,纹生浪激飘。传模停采笔,移写费生绡。杜牧风流在,玄真逸思饶。他年容卜筑,来此老渔樵。
https://shici.929r.com/shici/w2PKRzSVaZ.html
瑛翁堂前清景胜,绿玉阴森万馀顷。
当年结构杳难寻,于今渐得开三径。
三径苍苔厚翠茵,半帘湘影隔红尘。
寄言尘外来观者,须到阶前问主人。
南阶清问疑无日,北牖萧骚风雨集。
有时卧向石床听,薄暮不知烟雾湿。
八窗珑葱爽气多,林声静与琴声和。
凉生枕簟疑秋早,月到庭除觉夜过。
春风昨夜吹新绿,粉箨飘香零簌簌。
飞来百鸟不敢喧,畏有孤凰深处宿。
此君高怀随处安,我欲结交同岁寒。
何当携酒寻幽赏,日日醉我青琅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