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成词句,临风写颂章。一枝银管瑞中祥。
随山染清凉。
玉洞门开深浅,宝树花分香篆,蓬莱仙岛是吾乡。
宴罢后琼堂。
对月成词句,临风写颂章。一枝银管瑞中祥。
随山染清凉。
玉洞门开深浅,宝树花分香篆,蓬莱仙岛是吾乡。
宴罢后琼堂。
这首元代王哲的《金鼎一溪云》描绘了诗人月下赋诗、临风抒怀的场景,展现出文人墨客的雅兴和对仙境的向往。"对月成词句",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灵感在月光下涌现,将月色之美融入诗词之中;"临风写颂章",则表达了他借风传递情感,歌颂美好事物的心境。
"一枝银管瑞中祥",银管指的是毛笔,这里象征着诗人的才情和书写时的神圣感,"瑞中祥"寓意吉祥如意;"随山染清凉",暗示诗人的思绪如山间清流,洗涤心灵,带来宁静与清凉。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的奇妙景象:"玉洞门开深浅,宝树花分香篆",描绘了一幅洞天福地的画面,洞门幽深,宝树花开,香气缭绕,犹如仙境。“蓬莱仙岛是吾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认同和归属感。
最后,"宴罢后琼堂",琼堂可能是指华丽的殿堂或仙境中的琼楼玉宇,宴会结束后的余韵犹在,诗人仿佛仍沉浸在那超凡脱俗的氛围中,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风、山水、仙境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高雅的艺术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
素蟾散彩,九秋风露发清妍。
常娥尽有情缘。
留著三五盈盈,永夜照凭肩。
看晚妆临镜,若个婵娟。
寻常月圆。
恨都向、别时偏。
几度邮亭枕上,野店尊前。
珠明玉秀,算一日、相看一日仙。
人共月、长似今年。
老树荒台,秋兴动、悠然独酌。
秋也老、江山憔悴,鬓华先觉。
人到中年原易感,眼看华屋归零落。
算世间、惟有醉乡民,平生乐。
凌浩荡,观寥廓。
月为烛,云为幄。
尽百川都酿,不供杯杓。
身外虚名将底用,古来已错今尤错。
唤野猿、山鸟一时歌,休休莫。
香浮椒柏,暖入酴酥,瑞气晓生帘幕。
绛阙真人,来自五云楼阁。
青霄路歧游偏,挂冠归、水晶□□。
逍散处,有壶中日月,放□龟鹤。
好是朱颜难□,嬉游处不减,少年行乐。
正好寻春,莫负燕期莺约。
沈沈洞天向晚,按宫商、重调音乐。
愿岁岁,听新声、笙歌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