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地秋来,啼螀四面围灯起。一床如寄。
葬向虫声里。夜静更阑,渐近阶前砌。秋滋味。
月斜风细。枕畔分明记。
蓦地秋来,啼螀四面围灯起。一床如寄。
葬向虫声里。夜静更阑,渐近阶前砌。秋滋味。
月斜风细。枕畔分明记。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期的词《点绛唇·卧病惊秋》由高燮所作,描绘了词人因病卧床,突然感受到秋意浓厚的情景。"蓦地秋来"四字,简洁地传达出季节变换的猝不及防,蝉鸣声被秋风吹散,取而代之的是"啼螀四面围灯起",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凄凉的氛围。词人将自己的床铺比作漂泊无依的舟船,沉醉在"葬向虫声里"的悲凉之中。
"夜静更阑"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寂静,"渐近阶前砌"则暗示着词人心境的孤独与外界环境的交融。"秋滋味"四个字,既指实际的秋日感受,也暗含人生的况味。最后,"月斜风细"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哀伤的画面,"枕畔分明记"则表达了词人对这份秋夜感触的深深印记。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通过秋夜的景象和声音,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把酒问明月,今古悠悠几圆缺。
月轮虽缺有时圆,人似浮沤还易灭。
团团桂树摇天风,琼楼剧饮歌吹濛。
举杯邀月月在手,何用捉月波涛中。
我愿生年一千岁,与子同醒复同醉。
不须步月向蟾宫,群玉峰头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