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燕双飞春去了。桃李枝头,留得春多少。
帘箔重重人悄悄。相思一半萦芳草。
空忆故园归去好。正是池塘,绿满荷钱小。
深院垂杨烟缭绕。落红荒榭啼鹃老。
紫燕双飞春去了。桃李枝头,留得春多少。
帘箔重重人悄悄。相思一半萦芳草。
空忆故园归去好。正是池塘,绿满荷钱小。
深院垂杨烟缭绕。落红荒榭啼鹃老。
这首《蝶恋花·春晚》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紫燕双飞春去了”,开篇即以紫燕双飞的场景,暗示春天已逝,生机渐退。燕子成双成对,象征着和谐与爱情,但它们的飞翔也预示着季节的更替。
“桃李枝头,留得春多少。”桃树和李树的枝头,虽然还残留着春的痕迹,但春光已渐渐远去,留下的是对春日短暂的惋惜。
“帘箔重重人悄悄。”帘幕重重,室内静悄悄的,营造出一种幽闭、寂静的氛围,似乎在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相思一半萦芳草。”相思之情如同芳草般蔓延,既美丽又令人感伤,表达了对远方或逝去之人的深深思念。
“空忆故园归去好。”空有回忆,却无法回到过去,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无法实现的愿望的无奈。
“正是池塘,绿满荷钱小。”池塘中荷花初绽,荷叶如铜钱般大小,绿意盎然,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青春易逝的忧伤。
“深院垂杨烟缭绕。”深院内,垂柳随风轻摆,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也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
“落红荒榭啼鹃老。”落花飘零,荒废的楼台上传来杜鹃鸟的哀鸣,杜鹃鸟的叫声常被视为悲凉的象征,这里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暮春时节特有的凄美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
寻春曾踏姑苏市,万紫千红满花肆。
何处更誇婪尾春,鼠姑鹿韭无名字。
今年牡丹当昼开,三百六十红楼台。
酿花滤酒年年熟,叩户游人日日来。
牡丹开尽春零落,闻道君家好红药。
也须扶杖走一看,东风病我春游脚。
鹧鸪一啼行奈何,美人共笑跛前却。
园丁跣足摇仓琅,数朵妖姿分绰约。
正逢佳客得尽欢,不使名花供独酌。
老去浑忘溱洧游,恐君相赠犹相谑。
黄菊生凛秋,不随春卉荣。
鸣蜩及寒候,寂寞亦无声。
穷达各有时,令闻非可营。
艰虞见士素,虽贱贵坚贞。
奈何高谈子,纷纷逐尘缨。
结托尽巢由,驰骛公与卿。
亦既乐深隐,胡为骛盛名。
吾宁谢时尚,独往南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