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江泰发晦庵书院小学教谕》
《送江泰发晦庵书院小学教谕》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翩然归去两芒鞋,朱子书堂小学斋。

好向四书寻骨髓,敢辞五岭役筋骸。

晦传可是终无愧,遁筮谁知晚□佳。

前哲持身但如此,知时岂不有吾侪。

(0)
注释
翩然:形容动作轻盈。
芒鞋:草鞋,简易的鞋子。
朱子:朱熹,南宋理学家。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儒家经典。
骨髓:比喻事物的精要或核心。
五岭:古代南方五座山脉,这里泛指偏远地区。
晦传:秘密传授,暗中教授。
遁筮:隐居时的占卜。
晚□佳:晚年的好运,□代表未知的部分。
前哲:前代的贤明哲人。
持身:保持节操,修身。
知时:明了时势。
吾侪:我们这些人。
翻译
轻盈离去,脚踏芒鞋,朱熹书斋是他的小学堂。
他热衷于深入研读四书,不畏艰难,劳形于五岭之间。
即使隐居传授学问,他也问心无愧,卜筮的结果也显示晚年会更好。
前辈们坚守道义的方式就是这样,我们这些明白时势的人,难道不应该效仿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归隐山林的景象和心境。诗中“翩然归去两芒鞋,朱子书堂小学斋”表明诗人放下世俗的羁绊,以轻松的心态回到书堂,专注于学问。接下来,“好向四书寻骨髓,敢辞五岭役筋骸”展示了诗人对儒家经典的追求和对艰苦生活挑战的勇气。

“晦传可是终无愧,遁筚谁知晚□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选择隐居生活的坚持和满足,没有半点悔恨。最后,“前哲持身但如此,知时岂不有吾侪”则是诗人对那些懂得把握时机、适时而隐的前贤之士表示赞同,认为自己也有这样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于学问和精神追求的执着。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送陈君祥上任襄阳府照磨

每读南平旧勒碑,襄城风物思依依。

小儿谩唱铜鞮曲,贪将曾夸玉带围。

水满檀溪寒月上,天低岘首翠云微。

幕官九载应多暇,往事毋令胜赏违。

(0)

元宵中都太守放灯作律诗五首·其二

万境无尘月满天,缤纷物象斗娇妍。

画楼映水金莲吐,宝塔擎霄火齐悬。

风外花骢来騕袅,云端彩凤下翩跹。

太平盛观今重见,城郭人家夜似年。

(0)

岁暮写怀二首·其二

故国山河战伐雄,新亭风景寂寥中。

菁茅宁复供周祀,兰蕙谁能继楚风。

瀛海边防寒络马,辕门警肃夜櫜弓。

人间总是经纶手,彝鼎重刊社稷功。

(0)

题傅济民画

千岩万壑翠重重,海岛蓬莱有路通。

古树林深人不见,烟波曳网载孤篷。

(0)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其十七

阵阵寒香挂殿秋,散花天女玉搔头。

月中欲乞嫦娥药,笑倚西风百尺楼。

(0)

题墨菊·其二

纷纷桃李若为容,篱落秋深晚色重。

山月暗时人不寐,墨香何似菊香浓。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