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鲠胸中,何地堪一吐。
使子居谏官,奸佞必败露。
忽闻试第一,彼族乃凶惧。
邪正不两立,事急复奚顾。
居然置勿用,遮日手可怖。
于君究何损,微哂就归路。
端人遂裹足,所系岂细故。
诗书鲠胸中,何地堪一吐。
使子居谏官,奸佞必败露。
忽闻试第一,彼族乃凶惧。
邪正不两立,事急复奚顾。
居然置勿用,遮日手可怖。
于君究何损,微哂就归路。
端人遂裹足,所系岂细故。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赠高啸桐(其一)》。诗中,作者以深沉的语气表达了对朋友高啸桐才学的赞赏和对他担任谏官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期待。他认为,如果高啸桐在谏官职位上,那些奸佞之人将无所遁形,正义必将得以彰显。然而,当得知高啸桐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时,那些邪恶势力感到惊恐。诗人指出,正邪不能并存,形势紧迫时,不应有所顾虑。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高啸桐并未得到应有的任用,这使得那些遮蔽真相的人感到害怕。诗人对此表示忧虑,认为这对高啸桐个人并无太大损失,但可能会让正直之人因担忧牵连而止步不前。诗的结尾强调,这样的结果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仕途,而是更大的原则和道义问题。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坚守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有脚不踏渌波村,清境往往萦梦魂。
今年得请返旧隐,烟水顿洗双眸昏。
堂开鱼麦宛世外,略彴近接乐春园。
穿花时见孤鹤舞,倚石偶把残书温。
空亭林月散清影,祇疑海上升朝暾。
孤篁行药遵野岸,扁舟吹笛归衡门。
故人天末几怅望,得句难共伧父言。
沧浪琴僧期过我,西陂春熟开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