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老杜江上》
《追和老杜江上》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独坐日将夕,凄凄风雨秋。

寒灯照孤屋,攲榻拥疏裘。

身世槐安国,功名蜃化楼。

归欤老居士,踪迹继浮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uīlǎojiāngshàng
sòng / wángzhīdào

zuòjiāngfēngqiū

hándēngzhàoyōngshūqiú

shēnshìhuáiānguógōngmíngshènhuàlóu

guīlǎoshìzōngxiū

翻译
独自坐着,夕阳西下,秋风秋雨带来凄凉。
昏黄的灯光照着空荡的房屋,我斜倚在床榻上,穿着单薄的皮衣。
我的生活就像身处槐安国,虚幻而不真实,功名如同海市蜃楼般缥缈。
啊,年老的居士,是时候回归了,我的足迹将随着人生的浮沉而飘摇。
注释
独坐:独自一人。
日将夕:夕阳西下。
凄凄:凄凉。
风雨秋:秋风秋雨。
寒灯:昏黄的灯光。
孤屋:空荡的房屋。
攲榻:斜倚在床榻上。
疏裘:单薄的皮衣。
身世:生活经历。
槐安国:比喻虚构的安宁之地。
功名:功业和名声。
蜃化楼: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归欤:回归。
老居士:年老的居士(指隐士)。
踪迹:足迹。
浮休:人生的浮沉,比喻世事无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日黄昏时分,独自坐在冷清的书房中,感受着凄凉的风雨和孤独的氛围。寒冷的灯光照亮了简陋的住所,而作者则蜷缩在狭窄的床榻上,用稀疏的衣裘取暖。

诗中的“身世槐安国,功名蜃化楼”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成就和社会地位的淡然态度。这里的“槐安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槐树生于安国之巢,比喻平稳安逸;而“功名蜃化楼”则是用蜃(一种水生生物)在沙滩上筑巢比喻功名如同虚幻,易随风雨而消逝。

最后两句“归欤老居士,踪迹继浮休”表达了作者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像前辈隐者一样,留下淡泊明志的足迹。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内心世界和审美取向。

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它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构建了一种超脱红尘、寄情自然的生活理想。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拟洛下分题.文石酒杯

良匠凿顽璞,为杯异彩存。

云蒸犹有润,藓駮已无痕。

静爱如冰洁,闲怜似玉温。

野民便古质,长把近洼樽。

(0)

庭鹤

支遁放君真有意,卫公怜汝太无端。

司晨守禦那堪用,殷顶霜毛祇好看。

(0)

诗魔

禅心喧挠被诗魔,月冷风清奈尔何。

一夜欲降降不得,纷纷徒属更来多。

(0)

陈宫

龙盘虎踞景堪寻,王气消亡信祸淫。

结绮临春何处是,数声啼鸟暮烟深。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三十二

动弦别曲,落叶知秋。普天匝地,骑牛觅牛。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一

人人自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

这个岂不是光明,一一闻见分明。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