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开宝地,方外有良缘。
偶与许洵辈,来参支遁禅。
晴光分翠岱,春色满诸天。
不尽贪幽兴,松林锁夕烟。
东山开宝地,方外有良缘。
偶与许洵辈,来参支遁禅。
晴光分翠岱,春色满诸天。
不尽贪幽兴,松林锁夕烟。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游览永泰寺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禅意的宁静。诗人以“东山开宝地”起笔,巧妙地将寺庙所在之地比作珍贵的宝地,暗示其神圣与独特。接着,“方外有良缘”,既表达了对寺庙之美的赞叹,也暗含了与世隔绝、心灵得以净化之意。
“偶与许洵辈,来参支遁禅”一句,借用了历史上的典故,许洵和支遁都是著名的僧人,这里通过想象与他们同行,进一步强调了对禅学的追求和对寺庙精神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志同道合之人的友情。
“晴光分翠岱,春色满诸天”描绘了春日阳光照耀下的山色,翠绿的山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天空之中,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
“不尽贪幽兴,松林锁夕烟”则收尾于对夕阳余晖中松林的描写,傍晚时分,松林被晚霞染上了一层金黄,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宗精神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舍舟上樵径,晴眺分纤毫。
循途凡屡盘,获奇随所遭。
崩崖露云根,长风势渐饕。
诸峦徐束体,始识身已高。
过雨忽足下,发上天气交。
在舆尚苦疲,何况舁者劳。
首虐乘人车,筋力嗟尔曹。
斗上复稍垂,豁然辟林坳。
老松得成鳞,岩土抽春毛。
梵僧构幽栖,人龙同一巢。
入门气得苏,豆笋罗山庖。
到此惭浮名,徒为猿鸟嘲。
我何不径然,将家住藤梢。
顼帝寒威何酷烈,东南地维迸将裂。
太湖坚冰百丈深,鱼龙潜窜重阴穴。
千村惟见冻凝云,万顷不闻涛喷雪。
西风日吼天地昏,估客渔翁往来绝。
瘦日隐见无晶辉,钟山烛龙光欲歇。
虽然阴气终回旋,可忍罢民重酸切。
官税榜笞髓已枯,天行严凛骨还折。
时闻艇子陷冰围,绝炊陨命鼋鼍窟。
兼之茆屋僵赤肤,妻儿号寒忍呜咽。
嗟乎彼苍何梦梦,水旱频仍不堪说。
复见杀气东南行,灾沴荆吴恐仍结。
君不见千户封五陵侠,软裘快马出京阙。
谁信无衣叫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