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墨菊·其二》
《墨菊·其二》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分根昔日向东篱,种近羲之洗砚池。

几度偶浇池上水,花开朵朵墨淋漓。

(0)
鉴赏

这首诗《墨菊(其二)》由明代诗人方孝孺所作,巧妙地将菊花与书法艺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

首句“分根昔日向东篱”,以菊花的生长环境为起点,描绘了菊花在东篱边生长的情景,暗喻着菊花的自然生长状态和不拘一格的品质。这里的“东篱”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或高洁的品格。

次句“种近羲之洗砚池”,进一步深化了菊花与艺术的联系,将菊花种植在王羲之洗砚池附近,不仅强调了菊花与文人雅士的关联,也暗示了菊花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洗砚池成为了文人墨客的圣地,此处借以强化菊花的高雅气质。

后两句“几度偶浇池上水,花开朵朵墨淋漓”,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浇池上水”的动作,将浇水这一日常行为与菊花的生长过程相联系,赋予了浇水这一动作以艺术化的表现力。而“花开朵朵墨淋漓”则更是妙笔生花,将菊花盛开时的形态与墨水淋漓的景象巧妙结合,既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盛开时的壮观景象,又巧妙地将菊花与书法艺术相融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艺术画卷。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相交织的创作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不仅赞美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更通过与书法艺术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龙泉关三依皇祖元韵

当年燕晋界,割据迹成空。

来往一家内,豫游昔日同。

岭云无改白,陇杏欲舒红。

正是省耕候,民依咨度中。

(0)

闻京师得雨志喜

驿路传佳信,京畿雨亦沾。

虽云泽扶寸,正接气苏潜。

新种润孚甲,宿苗长助尖。

春云复兴矣,再霈定何嫌。

(0)

题文嘉梅花小幅叠旧作韵·其三

随行北塞与南江,风满毡庭月满窗。

讵为目谋清赏足,十分生意养于腔。

(0)

花朝

御苑山桃发,早知春事归。

陌花虽觉未,节物岂相违。

幡不挂红树,犁争出绿畿。

经行多乐意,讵为赏芳菲。

(0)

过卢沟桥

今年凌汎无积冰,潜融默化浑流平。

司事额手庆佳瑞,斯偶然也何足称。

桥上无修防,亦不见迁徙。

桥下慎修防,自兹多事矣。

卌年下口已四更,无已救弊疏其尾。

云斯可以延卅年,三十年后将谁诿。

呜呼神禹已去几千载,补苴罅漏而已耳。

(0)

玉澜堂即景

书堂枕昆明,常时俯汗漫。

春寒雪后凝,湖冰未尽泮。

凝者光磨镜,泮者文漪练。

流动与坚白,互妙本合撰。

是谓露体全,讵云得景半。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