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来疑带露瀼瀼,盏是秋金色是黄。
钟令昔称善醒酒,一中之审又何妨。
折来疑带露瀼瀼,盏是秋金色是黄。
钟令昔称善醒酒,一中之审又何妨。
此诗描绘了一幅金盏花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金盏花的色泽、形态以及与人的关联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首句“折来疑带露瀼瀼”,以“疑”字引发读者想象,仿佛那折下的金盏花上还带着晨露,晶莹剔透,增添了几分清新脱俗之感。次句“盏是秋金色是黄”,直接点明了金盏花的颜色特征——金色与黄色,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色彩,也暗示了秋季的主题,营造出一种丰收、成熟的氛围。
接下来,“钟令昔称善醒酒”,借用了古代文学中的典故,钟令(即钟会)曾以善饮而闻名,此处暗喻金盏花能像美酒一样令人愉悦,引人遐想。最后,“一中之审又何妨”,表达了对金盏花品质的肯定,即使在审慎的评价中,金盏花依然能够脱颖而出,无愧于其独特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金盏花的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体现了清代文人雅士对于自然景观的敏感和审美情趣的独特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