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僧非俗不求仙。茅屋两三椽。白石与清泉。
更谁问、桃源洞天。
一炉香火,一瓯春雪,浇灌净三田。闲想谷神篇。
忽不觉、松梢月圆。
非僧非俗不求仙。茅屋两三椽。白石与清泉。
更谁问、桃源洞天。
一炉香火,一瓯春雪,浇灌净三田。闲想谷神篇。
忽不觉、松梢月圆。
这首元代姬翼的《太常引》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以非僧非俗的身份,选择在简朴的茅屋中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只有两三间小屋,周围是白石清泉,仿佛进入了桃花源般的宁静世界。他静静地守着一炉香火,品着春雪般的茶水,这不仅滋养了他的身体,也净化了他的心灵。在这样的闲暇时刻,他沉思着古代的谷神篇章,沉浸在自然与哲学的交融中。不知不觉间,一轮明月已挂上松梢,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心境的圆满。整体上,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