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初耕野,儿宽自带经。
故须聊假手,无或甚劳形。
曲曲水如带,峨峨山似屏。
夜窗吟更老,不负读书声。
伊尹初耕野,儿宽自带经。
故须聊假手,无或甚劳形。
曲曲水如带,峨峨山似屏。
夜窗吟更老,不负读书声。
这首诗描绘了伊尹初耕田野的情景,与儿宽一同携带经书,展现了古人勤学苦读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故须聊假手,无或甚劳形”表达了对学习与劳作之间平衡的思考,既需勤奋,又不可过于劳累。接下来的景象描写,“曲曲水如带,峨峨山似屏”,运用比喻手法,生动描绘出山水之美,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夜窗吟更老,不负读书声”则点明了夜晚读书的情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骨与情趣。
入眼青红,小玲珑、飞檐度云微湿。
绣槛展春,金屋宽花,谁管采菱波狭。
翠深知是深多少,不都放、夕阳红入。
待装缀,新漪涨翠,小圜荷叶。此去春风满箧。
应时锁蛛丝,浅虚尘榻。
夜雨试灯,晴雪吹梅,趁取玳簪重盍。
卷帘不解招新燕,春须笑、酒悭歌涩。
半窗掩,日长困生翠睫。
夜分溪馆渔灯,巷声乍寂西风定。
河桥径远,玉箫吹断,霜丝舞影。
薄絮秋云,澹蛾山色,宦情归兴。
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泛,宫沟上、春流紧。
新句欲题还省。透香煤、重牒误隐。
西园已负,林亭移酒,松泉荐茗。
携手同归处,玉奴唤、绿窗春近。
想骄骢、又踏西湖,二十四番花信。
万丈巍台,碧罘罳外,衮衮野马游尘。
旧文书几阁,昏朝醉暮,覆雨翻云。
忽变清明,紫垣敕使下星辰。
经年事静,公门如水,帝甸阳春。
长安父老相语,几百年见此,独驾冰轮。
又凤鸣黄幕,玉霄平溯,鹊锦新恩。
画省中书,半红梅子荐盐新。
归来晚,待赓吟、殿阁南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