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清介饮琼浆,更听寒声急可伤。
谩道绿杨深处隐,也应回首顾螳螂。
曾闻清介饮琼浆,更听寒声急可伤。
谩道绿杨深处隐,也应回首顾螳螂。
这首诗名为《闻蝉》,是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通过“闻蝉”这一主题,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曾闻清介饮琼浆”,以“清介”形容蝉的高洁品质,将蝉比作饮琼浆的清雅之士,暗示蝉的生活虽简朴却充满高洁之气。这里的“琼浆”既指蝉饮露水,也暗喻其生活的清雅与纯净。
次句“更听寒声急可伤”,通过“寒声”描绘了秋日的凄凉景象,蝉鸣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哀婉,触动人心。这里不仅写出了蝉鸣的声音,更借以表达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第三句“谩道绿杨深处隐”,转而描述蝉栖息于绿杨深处的情景,表面上看似在赞美蝉的隐逸生活,实则暗含着对蝉命运的同情。蝉虽然隐匿于绿杨之中,但其生命却终将面临终结,这与人类追求隐逸生活的同时仍需面对生命的无常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
最后一句“也应回首顾螳螂”,以螳螂自喻,暗示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或许会回望那些曾经与之相伴的生灵,包括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如螳螂。这句话充满了深意,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中所有生命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天门嶪嶪,洞达通彻。地虽幽阴,明白昭晰。
有来即应,无往弗答。或旋其日,或逾厥月。
或降吉祥,或出妖孽。或生美好,或产丑缺。
或使合并,或令分裂。凡皆若此,其故可说。
人之所喜,神则欢悦。和气流畅,精粹凝结。
草木受之,形类孤绝。其无所苟,而不徒设。
爰有江氏,世载其德。子子孙孙,能敬勿失。
其叔有令,如出诸意。戮力同心,道路相继。
二十六丧,收敛聚会。在圉之北,同日俱痤。
乃有二物,以彰厥美。其一维何,是曰灵芝。
如盖上设,如杠下持。其色黄紫,其光陆离。
其肉坚厚,弗柯弗衰。其二维何,是曰连理。
巨干修枝,贯通骨髓。物不可间,人不得披。
以类考之,不必异本。其奇若此,其吉勿问。
其恍其惚,其惚其恍。必寓诸物,以来神贶。
维神之贶,如冈如陵。有德者胜,德虽可胜。
其心兢兢,则亦可承。维神之贶,必以其类。
或大其家,或大其世。敬之戒之,永终厥义。
《书江氏芝草记后》【宋·徐积】天门嶪嶪,洞达通彻。地虽幽阴,明白昭晰。有来即应,无往弗答。或旋其日,或逾厥月。或降吉祥,或出妖孽。或生美好,或产丑缺。或使合并,或令分裂。凡皆若此,其故可说。人之所喜,神则欢悦。和气流畅,精粹凝结。草木受之,形类孤绝。其无所苟,而不徒设。爰有江氏,世载其德。子子孙孙,能敬勿失。其叔有令,如出诸意。戮力同心,道路相继。二十六丧,收敛聚会。在圉之北,同日俱痤。乃有二物,以彰厥美。其一维何,是曰灵芝。如盖上设,如杠下持。其色黄紫,其光陆离。其肉坚厚,弗柯弗衰。其二维何,是曰连理。巨干修枝,贯通骨髓。物不可间,人不得披。以类考之,不必异本。其奇若此,其吉勿问。其恍其惚,其惚其恍。必寓诸物,以来神贶。维神之贶,如冈如陵。有德者胜,德虽可胜。其心兢兢,则亦可承。维神之贶,必以其类。或大其家,或大其世。敬之戒之,永终厥义。
https://shici.929r.com/shici/x1rlvdnQ.html
东城大道何逶迤,中直清庙表六扉。
右临景灵秘馆之翼翼,左带相国浮图之巍巍。
道旁第舍多赩赫,车无停轮马交策。
风尘勃郁千丈高,素衣化缁双眦塞。
南阡穷巷我所居,上下省户两岁馀。
病躯羸乘实厌畏,每趋径路宫城隅。
宫墙倚空背环极,隐嶙楼台露金碧。
朝霞夕照天半明,墙下行人徒眩惑。
我尝入谒得纵观,威容物采严且完。
鸾车岁岁躬献享,孝思肸蚃通神欢。
重门设卫日常阖,灵境那令世人杂。
但见长松怪石列若屏,突兀阴森两遮匝。
我家东南沧海涯,乘时偶来观德辉。
归飞故隐自有期,何必于此空叹欷。
守居凤凰背,兹亭压其颠。
苍崖当前断,崩腾势将骞。
洪涛从天来,万鼓泻百川。
高士耳目旷,壮夫胸胆搴。
维昔孰经始,蒋侯世称贤。
斯人去已久,陈迹亦屡迁。
我来感且慕,拂拭颇增妍。
尚存甘棠意,善政或有传。
感君故意长,赴我同襟期。
愧无芳兰美,叨沐清风吹。
舒文振颓波,岁莫起我思。
大鹏息六月,饮啄宜天池。
如何偕鹪鹩,深林安一枝。
固穷颜如丹,欲老头未丝。
元凯承华勋,正值休明时。
脱身事幽讨,徒使余心悲。
况当雪纷纷,更得新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