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所学诗伯,近世惟二陈。
稍换后山骨,复写简□□。
□□足活法,亦复窥天珍。
妙年张文潜,晚节吕居仁。
书名始画屋,但疏勿与亲。
雍容曳绅裾,彼为何等人。
去去白云外,保此诗酒身。
我死或不死,汝死为埃尘。
吾所学诗伯,近世惟二陈。
稍换后山骨,复写简□□。
□□足活法,亦复窥天珍。
妙年张文潜,晚节吕居仁。
书名始画屋,但疏勿与亲。
雍容曳绅裾,彼为何等人。
去去白云外,保此诗酒身。
我死或不死,汝死为埃尘。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诗学的追求和个人生命价值的体认。"吾所学诗伯,近世惟二陈"表明诗人将自己的诗学理念与唐代的陈子昂相提并论,这是对自己文学素养的一种自信展示。
"稍换后山骨,复写简□□。□□足活法,亦复窥天珍"中的“后山”可能指的是后山诗派,这里的“骨”和“活法”则是在探讨诗歌的艺术特质和创作方法,显示出诗人对诗歌艺术深度的挖掘。
"妙年张文潜,晚节吕居仁"提到了唐代文学家张九龄与吕温,这两位人物各有其文学成就,前者以早年的才华著称,后者则是在晚年展现了高洁的品格。诗人通过这样的引用,可能在强调文学创作和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书名始画屋,但疏勿与亲"表明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可能是隐居山林,以写作和绘画为乐,而不与世俗过从甚密。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一种向往。
"雍容曳绅裾,彼为何等人"中的“雍容”可能指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曳绅裾”则是形象地描述了一种不羁的生存状态,这里的“彼为何等人”是在探讨那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是如何的一群。
"去去白云外,保此诗酒身"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他希望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能在文学创作和饮酒中找到慰藉,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
最后两句“我死或不死,汝死为埃尘”则是在表达一种生死观。诗人认为自己即使死亡,也会因为有文学作品留下而不朽,而他人一旦离开了这个世界,就如同变成了无足轻重的尘土。这是对个人生命价值的一种坚持和肯定。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文学理想、生活态度以及生死观念,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作品。
今我不乐游麦斜,石田璚草摇春华。
洞门玲珑骇初见,细路窈窕行未涯。
是日春光正骀荡,黄鹂布谷声相向。
远树葱菁色已齐,古木诘屈神犹壮。
岩下山翁供酒餔,赏心岂复忧行厨。
云端傥遇林樵谷,为尔分张石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