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圃今何似,还成步步瑶。
兴如行灞岸,愁似泊枫桥。
饥啅鸟啼柳,迷寻鹿覆蕉。
悬知连日雪,小径没人腰。
小圃今何似,还成步步瑶。
兴如行灞岸,愁似泊枫桥。
饥啅鸟啼柳,迷寻鹿覆蕉。
悬知连日雪,小径没人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小圃雪后景色的怀念与想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小圃的静谧与美丽。
首句“小圃今何似”,以疑问开篇,引出对小圃现状的思考。接着,“还成步步瑶”一句,将小圃比作层层叠叠的瑶台,形象地描绘出雪覆盖下的小圃宛如仙境般的景象,充满了浪漫与幻想色彩。
“兴如行灞岸,愁似泊枫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内心的愉悦与忧愁与历史上的两个地点——灞岸和枫桥相联系,灞岸之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欢乐时光,而泊枫桥则可能寓指内心的忧愁与孤独,通过对比,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饥啅鸟啼柳,迷寻鹿覆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饥饿的鸟儿在柳枝间啼叫,寻找食物;迷失的小鹿在茂密的芭蕉叶下寻找方向。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悬知连日雪,小径没人腰”预示着连续的降雪使得小径深埋于积雪之中,几乎看不见人迹。这既是对雪后小圃环境的描述,也隐喻了诗人对小圃的思念之情如同连日的雪,深深埋藏在心中,难以消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小圃雪后美景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洪垆降飞冶,至柔出真坚。
澄怀百代心,大匠非私偏。
凛哉视领要,寓言惊天全。
神鹰下梦泽,巨鱼伏潜渊。
一朝盼九万,势欲思腾鶱。
予方御元礼,望之若升仙。
慨然聆颂音,颇似黄虞前。
翱翔持内朗,冥心割尘缘。
何惭竹林下,金石多殊宣。
今君将高驾,正复值英年。
怀奇恨莫从,折麻私自怜。
白露洗天末,清风扫长川。
岂徒紫霞想,抱朴烦精专。
苍苍三珠树,振羽息层颠。
君其窥秘书,来会示丹诠。
麦秋宜快晴,云敛天如洗。
插秧资黄梅,尺泽早沾矣。
良足慰吾农,吾宁不为喜。
消暇坐虚斋,疏达窗四启。
风度松含籁,露滋花散绮。
展卷鉴古今,敕几筹遐迩。
理固不易晰,情更实难揣。
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六时有劳逸,一心无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