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其四》
《古诗·其四》全文
宋 / 庞谦孺   形式: 古风

初日照池底,游鱼戏涟漪。

落日延西林,蜻蜓弄斜晖。

忘情体自适,不但禽鸟微。

以兹慰心胸,富贵如何违。

舍策看清溪,步屧临荆扉。

青天委长流,孤云无所依。

居然忘物我,身世忽若遗。

(0)
翻译
朝阳映照池塘底,游鱼在水波中嬉戏。
夕阳拉长了西边的树林,蜻蜓在余晖中翩翩起舞。
忘却烦恼,身心自在,不只是鸟儿的感受。
以此来安慰心灵,即使面对富贵,又怎能违背本心。
放下书卷,漫步清澈溪边,临近柴门。
青天之上,长河流淌,孤云无处栖息。
忽然间忘却自我与外界,仿佛世间万物都已抛诸脑后。
注释
初日:早晨的太阳。
涟漪:水面上的波纹。
延:延伸。
西林:西方的树林。
忘情:忘记烦恼。
体自适:身心舒畅。
禽鸟微:连鸟儿也感到舒适。
清溪:清澈的小溪。
荆扉:简陋的柴门。
孤云:孤独的云朵。
无所依:没有依靠。
物我:人与物的关系。
遗:遗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和傍晚两个宁静的自然场景。首句"初日照池底",以明亮的阳光照在池塘底部,展现出清晨的清新与活力。接着,"游鱼戏涟漪"写下游动的鱼儿在水面嬉戏,涟漪荡漾,生动活泼。

"落日延西林"转而描绘夕阳余晖洒满西边的树林,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温暖的氛围。"蜻蜓弄斜晖"则进一步描绘蜻蜓在夕阳下翩翩起舞,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融入其中的忘我心境:"忘情体自适,不但禽鸟微",他忘却世俗烦恼,感到身心自在,连禽鸟都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心境使他得以"以兹慰心胸",即使面对富贵,也能坚守内心的平静。

"舍策看清溪,步屧临荆扉",诗人选择放下世俗的工具,漫步于清溪边,亲近简朴的生活。"青天委长流,孤云无所依",天空的广阔与孤云的自由,象征着诗人超脱的心境。最后两句"居然忘物我,身世忽若遗",诗人完全沉浸在自然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仿佛忘记了自我和世间纷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寓含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庞谦孺
朝代:宋

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蘋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为将仕郎。历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蘋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
猜你喜欢

送杨晦叔提举浙西并寄陈表道

两两郎星映使星,老人星彩对晶明。

褰帷共喜行畿甸,洗印仍欣就帝城。

五马况当恩始拜,三吴从此政尤清。

便看瑞庆来称寿,同听嵩呼万岁声。

(0)

陈崇道挽词·其一

学造龟山蕴,诗传汝水馀。

于公足阴德,陶令竟闲居。

白业追莲社,丹经授寝虚。

平生了无恨,善类勿欷歔。

(0)

李删定挽词·其二

冰玉心相照,谁云内举私。

深居无浪出,清节畏人知。

尚忆紫芝宇,无惭有道碑。

填空雨黄叶,西望不胜悲。

(0)

吴待制挽词·其二

三仕入储闱,堂堂夹日飞。

初同四皓起,终作二疏归。

冰玉清班近,衣冠盛事稀。

间居忽仙去,西望是邪非。

(0)

伯中弟可休堂

夫妇老相对,闺门贫甚安。

六儿俱力学,一子幸先官。

香火祠初奉,勋名镜屡看。

更当联五桂,纳禄尚何难。

(0)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其四

皇上初更化,追锋诏语温。

同看三老起,今叹一身存。

别久劳魂梦,人亡溅泪痕。

从兹归故隐,旧事与谁论。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