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浪瀁秋色,高吟似有邻。
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
岸湿穿花远,风香祷庙频。
祗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
烟浪瀁秋色,高吟似有邻。
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
岸湿穿花远,风香祷庙频。
祗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里停泊于湘江之滨,感受到的意境和情感。开篇"烟浪瀁秋色,高吟似有邻"两句,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氛围。诗人以高声歌唱,但似乎并无旁人,只有自己与夜色交融。
接着"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两句,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受。在这宁静的夜晚,一輪明月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一种千古不变的景象,而诗人却是唯一保持清醒的人,这种感觉更强化了他的孤独。
第三、四句"岸湿穿花远,风香祷庙频"则通过对自然界和宗教场所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净土的情怀。诗人行走在湿润的岸边,穿过远处的花间,而那清新的风中带着香气,似乎是从常去祷庙的地方飘来。
最后两句"祗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俗纷争时的一种超然态度。这里的“祗”字可能指的是那些阿谀奉承的人,而诗人表示,对于这些人和事,他在这宁静的地方能够保持心灵的平和,不受外界干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湘江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追求精神清净、远离世俗纷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