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常系白鸥堤,时序频惊紫燕泥。
造物无情人自改,山灵有相道盟齐。
都将健体酬佳句,合把深杯酹此溪。
一笑几时头转白,烦君莫负手中藜。
风情常系白鸥堤,时序频惊紫燕泥。
造物无情人自改,山灵有相道盟齐。
都将健体酬佳句,合把深杯酹此溪。
一笑几时头转白,烦君莫负手中藜。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的生命历程的对比。首联“风情常系白鸥堤,时序频惊紫燕泥”以白鸥与紫燕作为自然界中的代表,生动展现了季节更迭、时间流逝的景象。白鸥在堤岸上悠闲地游弋,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宁静;而紫燕频繁地在空中翻飞,似乎在提醒人们时间的匆匆流逝。
颔联“造物无情人自改,山灵有相道盟齐”则将视角转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造物主(即大自然)不为人类的情感所动,但人类自身却在不断地变化成长;山灵(自然界的守护者)与道家思想中的盟约相呼应,暗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颈联“都将健体酬佳句,合把深杯酹此溪”表达了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纪念自然、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诗人认为,通过文字记录下对自然的感悟与敬意,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最好回报,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致敬。同时,“合把深杯酹此溪”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感恩之情,通过饮酒祭奠溪水,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尾联“一笑几时头转白,烦君莫负手中藜”则是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以“一笑”开头,看似轻松,实则蕴含着对岁月流转、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两句“烦君莫负手中藜”,既是劝诫自己,也是对读者的提醒:珍惜眼前,不要让手中的藜杖(象征着年老)成为遗憾。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感悟。
捲轻纱翠袖暖凉生,香销玉炉烟。
尽灯挑红豆,秋心如醉,酒中愁边。
听遍黄昏风雨,拥髻不成眠。
辜负团圆节,冷落芳筵。
万古有情明月,恁今宵盼断,碧海青天。
怅广寒宫阙,云掩路三千。
料姮娥、替人垂泪,怕晚妆、金镜向人圆。
应知我、新来离别,影只堪怜。
叠浪浮空,正暮景同云,高结天蕊。
素甲纷飞,谁唤玉龙初起。
江上衮衮红尘,忽幻作、玉田清泚。
问素犯、剪水搓绵,风里素纤皱未。
小船无个渔翁倚。只归鸦、载飞江涘。
禁寒曾趁南枝约,疏蕊盈盈临水。
谁似访戴高人,费却扁舟清思。
想玉尊无价,寒不觉,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