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上伏,八月中秋。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颂古二十七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昙贲所作的《颂古二十七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哲理思考。"六月上伏"指的是农历六月的初伏时节,天气炎热;"八月中秋"则是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象征着丰收与团圆。"人平不语"暗喻人在平静或平凡时往往少言寡语,寓意人应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水平不流"则描绘了水面在静止状态下不会随意流动,象征着事物应顺应自然,静待时机。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寓含了人生的处世智慧,即在喧嚣与宁静中找到平衡,适时沉默,顺应自然规律。这种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表达方式,体现了禅宗诗歌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花犯.苔痕
古墙阴,添花绚彩,茸茸闹春绣。雨声归后。
疑瞰户梅鬟,钿翠光溜。去来燕子还知否。
巢泥寻故有。又几日、绿尘蛛闹,双鸳从去久。
潇湘岸边扫愁多,琅干上、点泪斑斑文秀。
凭认取,冰霜凝,黛痕依旧。
人间事、自今自古,幽恨对、闲庭关半亩。
便谢了、席门车辙,斜阳明巷口。
瑞鹤仙
望钿车何处。香乍拂、暗锁一庭薄雾。
云窗小院罅,恍屏山曲曲,纱笼珍护。玳梁几许。
问海燕、芳踪可住。
看红襟飘瞥,重到画屏,漫把人误。
苦忆年年远道,水驿山程,空怨零雨。莺声暗诉。
催春至,共谁语。
怕高楼去后,花枝满眼,东风吹向绣户。
更青青柳色,陌上费人凝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