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特地耸天冠,闻说群仙驾紫鸾。
浮世黄金空白发,倚云苍玉尚玄坛。
松根怪石千年化,桧顶飞泉六月寒。
弘景定辞神武去,鸥波浩荡锦江干。
青山特地耸天冠,闻说群仙驾紫鸾。
浮世黄金空白发,倚云苍玉尚玄坛。
松根怪石千年化,桧顶飞泉六月寒。
弘景定辞神武去,鸥波浩荡锦江干。
此诗描绘了天冠山的壮丽景色与仙气缭绕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峰比作天冠,群仙驾着紫鸾,赋予了山林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浮世黄金空白发”一句,既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易老的感慨,也暗示了在仙山中,时间仿佛静止,容颜得以永驻的主题。接着,“倚云苍玉尚玄坛”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仙境的神秘与庄严,云雾缭绕的山峦与青翠的玉石相映成趣,玄坛之上似乎蕴含着深邃的道义与智慧。
“松根怪石千年化,桧顶飞泉六月寒”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山中岁月的悠长与四季更迭的循环之美。松树根部与怪石的融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而桧树顶端的飞泉,在六月依然寒冷,不仅描绘了山中独特的气候特征,也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最后,“弘景定辞神武去,鸥波浩荡锦江干”两句,借用了古代高士陶弘景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鸥鸟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自由翱翔,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与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冠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