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海南来见未曾,玉环飞燕有传灯。
一船色欲分三界,小劫人天隔几层。
但学菩提随大士,莫为法喜嫁凡僧。
弥天花雨飘歌扇,此是维摩最上乘。
岭海南来见未曾,玉环飞燕有传灯。
一船色欲分三界,小劫人天隔几层。
但学菩提随大士,莫为法喜嫁凡僧。
弥天花雨飘歌扇,此是维摩最上乘。
这首诗《梧州柳枝词(其二)》由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岭南地区的独特景象与佛教文化的深刻寓意。
首句“岭海南来见未曾”点明了诗人的视角,从南方而来,对岭南的景色感到新奇与陌生。接着,“玉环飞燕有传灯”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玉环和飞燕,分别象征着美丽与轻盈,而“传灯”则暗示了佛法的传承与照耀,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宗教精神融合在一起。
“一船色欲分三界,小劫人天隔几层”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以一叶扁舟在色彩斑斓的岭南世界中航行,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与追求。同时,通过“三界”和“人天”的对比,表达了对宇宙万物与人类命运的深思。
“但学菩提随大士,莫为法喜嫁凡僧”则是对修行者的一种指导与劝诫,鼓励人们学习佛家智慧,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避免因短暂的快乐而迷失自我,落入世俗的束缚。
最后,“弥天花雨飘歌扇,此是维摩最上乘”以美丽的自然景象作为结尾,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维摩诘是佛教中的著名菩萨,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高深佛法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歌主题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与宗教寓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以及精神世界的独到见解。
兽之穷,逼我墙,韩卢走兔无窟藏。
江麋假息尚扑朔,穴鼠无技犹张皇。
我?岂不甘,我缨岂不长。
狸步张侯虎为落,?未及献弓先亡。
兽之穷,莫抵当,泽虞不戒专诸忙。
春蒐犹禁塞榆白,秋战不耐泾水黄。
昔闻养鹰志在逐,无使饱食栖平冈。
房湖曾别苦吟身,两度东风似一尘。
柳外游丝难系日,麦边驯雉亦惊春。
玄都君子皆通贵,栗里先生祇一贫。
珍重龙阳贤太守,时将诗句恼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