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杜母》
《杜母》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杜母遗芳岂远求,田功谁比此邦优。

麦疄桑陇疑淮左,近水遥山似秀州。

楼识景疏知俗美,亭因思孟各风流。

我来眷眷淳厖处,比屋嬉嬉路载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 / chénzào

fāngyuǎnqiútiángōngshuíbāngyōu

màilínsānglǒnghuáizuǒjìnshuǐyáoshānxiùzhōu

lóushíjǐngshūzhīměitíngyīnmèngfēngliú

láijuànjuànchúnpángchùzǎiōu

翻译
杜母留下的美好难道要远去寻找吗?这里农耕的成绩谁能比得过呢。
麦田和桑地仿佛在淮水之滨,近处的山水像秀丽的州郡。
楼阁的景色稀疏显示出风俗淳朴,亭台因怀念孟子而各具风情。
我来到这里深深眷恋这淳厚的地方,家家户户都欢声笑语,路上回荡着歌唱的声音。
注释
杜母:指杜甫的母亲。
遗芳:遗留的美好。
岂远求:不必远寻。
田功:农耕成绩。
疄:田间小道。
桑陇:桑树林。
疑淮左:疑似在淮水之东。
秀州:风景秀丽的州郡。
景疏:景色稀疏。
俗美:风俗淳朴。
思孟:怀念孟子。
风流:各有风采。
眷眷:深情眷恋。
淳厖:淳厚朴实。
比屋:家家户户。
嬉嬉:欢乐的样子。
路载讴:路上充满歌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杜母》,通过对杜母遗泽的赞美和对当地农业生产、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首句"杜母遗芳岂远求"表达了对杜母美德的怀念,暗示了当地民风淳朴。次句"田功谁比此邦优"则强调了地方农业的丰收和优越。

"麦疄桑陇疑淮左,近水遥山似秀州"两句通过描绘麦田和桑树林的景象,以及近水远山的秀丽,让人仿佛置身于淮河流域或秀美的秀州。"楼识景疏知俗美,亭因思孟各风流"进一步赞美了当地的建筑与人文景观,暗示了这里风俗淳厚,文人墨客汇聚。

最后两句"我来眷眷淳厖处,比屋嬉嬉路载讴"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深深眷恋,人们生活欢乐,路上都充满了歌声,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的乡村画卷。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农村的美好图景,体现了诗人对淳朴乡风的赞赏。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月梅为石滩陈志子铭题二首·其一

水横疏影月传神,诗到林逋最逼真。

还忆罗浮风雪夜,翠禽啼破梦中春。

(0)

咏梅

风霜盈草莽,独出占春芳。

闲卉肥何益,清姿瘦不妨。

林花方匝匝,风景自苍苍。

每作罗浮想,梦回袭暗香。

(0)

送高邑佐伴贡入京用来韵十首·其六

相随断发及文身,异俗殊音强自亲。

除却声华与文物,不知谁假复谁真。

(0)

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其二十四

绛帷高坐客谈经,藜火光分拟易亭。

三百颗来供一饱,主宾双眼为谁青。

(0)

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其十六

只争生熟不争先,宁羡西园出水莲。

越宿犹堪充净供,此心曾已许金仙。

(0)

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其七

御园别后几荣枯,挂绿新尝味不殊。

衫袖满携人尽笑,穷儿衣裓有明珠。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