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中秋·其一》
《闰中秋·其一》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吾生三度闰中秋,今日言愁始欲愁。

便拟登台歌水调,高寒何处是琼楼?

(0)
鉴赏

这首诗由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题为《闰中秋(其一)》。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描绘了对中秋佳节的特殊感受。

首句“吾生三度闰中秋”,点明了诗人经历了三次闰中秋,即在农历中出现了额外的一个中秋节。这种罕见的现象,使得这个节日显得尤为特别,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次句“今日言愁始欲愁”,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中秋之夜的复杂心情。在以往的两次闰中秋中,诗人或许并未感到太多的愁绪,但这一次,他开始真正地感受到了愁苦。这可能是因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或是对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的忧虑。

接下来,“便拟登台歌水调”,透露出诗人想要通过登高望远,吟唱古老的《水调歌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水调歌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词牌名,常用于表达对月的思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在这里,诗人选择这首歌,不仅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感,也可能是在寻找一种与古人共鸣的方式,借以寄托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高寒何处是琼楼?”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更深远之处。琼楼,通常指华丽的宫殿或仙境中的楼阁,这里用来象征理想中的美好所在。然而,在“高寒”的背景下,诗人提出了疑问:这样的理想之地究竟在哪里?这既是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也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题聂侯所藏美人图

纨扇将题若有思,芭蕉阴里立多时。

精神飞度君王侧,不觉忘形下笔迟。

(0)

岁除,水仙、梅、菊盛开,与鹏飞照磨饮于花间,赋之

转眼惊看节序新,水仙梅菊喜相亲。

时穷幸有花堪友,道在尤多客可人。

清意纷纷凉似水,孤标郁郁更无尘。

明朝又道春来到,岁晏谁云此老贫?

(0)

高荣禄筑南城别墅,苍松老柏,异花时果,蔚然成林。公与夫人乘小车,携二孙,来往其间。徵余赋,遂次杜公何将军山林十首云·其八

百年半风雨,五世此台池。

阴满蒲萄架,春浮木槿篱。

持家还有妇,继志岂无儿?身外忧何事?

惟教酒榼随。

(0)

南城门外书所见二首·其一

青松夹前道,白杨荫崇垣。

鲜鲜石麒麟,不知谁家坟?

有客行且歌,歌罢向我言。

为言坟中人,生时乘华轩。

粉黛左右侍,车马前后奔。

乘时不饮酒,今日空成尘。

(0)

闻邻哭有感

母哭其子长,妇哭其夫短。

子魂不可招,空使母肠断。

母泪似海水,海水亦有岸。

人间为母心,怀哉泪瀰旦。

(0)

感怀三首·其一

丧乱八九年,乾坤日流血。

人心久不古,伦义悉磨灭。

豺虎在城市,生民半鱼鳖。

张弓不得射,令我重鸣咽。

欲付之忘言,宁无愧司臬?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