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禅门步步新,布衣蔬食欲终身。
解颜一笑如深契,拭眼相看尚未真。
世事尽归簪上雪,我生聊寄瓮头春。
夜深坐对柯山月,应念沧江独钓人。
踏著禅门步步新,布衣蔬食欲终身。
解颜一笑如深契,拭眼相看尚未真。
世事尽归簪上雪,我生聊寄瓮头春。
夜深坐对柯山月,应念沧江独钓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或隐士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踏著禅门步步新”,暗示了主人公在修行道路上不断求新,追求精神上的净化。接着,“布衣蔬食欲终身”表达了他简朴的生活方式,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解颜一笑如深契”,描绘了他与人的交往,笑容中透露出深厚的默契,但又保持着一份清醒的认识,即“拭眼相看尚未真”。这表明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并不肤浅,保持着审慎的态度。
“世事尽归簪上雪”,运用比喻,将世事的沧桑比作白发,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态炎凉的洞察。而“我生聊寄瓮头春”,则以酒喻人生,暗示自己将短暂的人生寄托于淡泊之中,享受简单的快乐。
最后两句“夜深坐对柯山月,应念沧江独钓人”,诗人想象自己深夜静坐,对着山月沉思,心中可能想起了那些独自垂钓于江边的人,暗含着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西山爽气不谁何,政恐愁容积渐多。
动地边声入河珑,未妨车马断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