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坐空庭户半扃,婆娑丛树月冥冥。
绕枝乌鹊飞三匝,隔水孤萤堕一星。
天影尽从云外白,浮烟都入竹间青。
红菱碧藕新供馔,笑与家人索酒瓶。
露坐空庭户半扃,婆娑丛树月冥冥。
绕枝乌鹊飞三匝,隔水孤萤堕一星。
天影尽从云外白,浮烟都入竹间青。
红菱碧藕新供馔,笑与家人索酒瓶。
这首清代诗人甘运源的《秋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画面。首句“露坐空庭户半扃”,写出了诗人独自在秋夜中露天而坐,庭院半掩,透露出一种孤独而闲适的氛围。接下来,“婆娑丛树月冥冥”描绘了月光透过婆娑的树木洒落下来,营造出幽深而神秘的意境。
“绕枝乌鹊飞三匝,隔水孤萤堕一星”两句,通过乌鹊绕枝和孤萤坠落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乌鹊的飞翔和孤萤的闪烁,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诗人以“三匝”和“一星”强调了数量的稀少,强化了孤独的感觉。
“天影尽从云外白,浮烟都入竹间青”两句,通过描写天空的云彩和竹林的青色,展现出秋夜的广阔和深远,以及自然的静谧之美。最后,“红菱碧藕新供馔,笑与家人索酒瓶”则转向家庭生活的温馨,诗人与家人共享新鲜的菱角和藕,欢笑声中寻求酒瓶,流露出诗人对家的眷恋和生活的满足。
整体来看,《秋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情感上既有孤独又有家庭的温暖,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湖浅霜雁寒,天高老龙蛰。
悠悠瀛海间,时运递消息。
黄钟一龠回,槁瘁亦敷泽。
茹茅趣连征,墐户同一辟。
向来屯阴地,有果终不食。
存之乃天意,斯道古根极。
公论无消磨,物情自喧寂。
喧寂安足计,秋云卷无迹。
请公护景光,春事勤种植。
明朝拨初度,万象好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