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反仁而自反忠,芳莲开向火光中。
同君九万抟扶去,薄尽浮云出太空。
自反仁而自反忠,芳莲开向火光中。
同君九万抟扶去,薄尽浮云出太空。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阳枋的作品,名为《艘人误同行钱文作诗解之(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对忠诚品质的追求。
“自反仁而自反忠”,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仅要反思自己的仁德之心,还要审视自己是否忠实于某种信念或责任。这里的“仁”与“忠”都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品质,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
“芳莲开向火光中”,形象地描绘了一朵荷花在烈日炎炎之下依然盛开的情景。这里的“火光”可能是比喻,代表着严峻的考验或艰难的环境,而“芳莲”则象征着坚韧不拔、纯洁无暇的品格。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面对困境时仍能保持本色、不改初心的情怀。
“同君九万抟扶去”,这句话中,“同君”指的是与君王或领导者共同行动,而“九万”可能是虚指众多的随从。整句表达了诗人跟随君主或领导者的决心和忠诚,以及面对重重困难时的勇往直前。
“薄尽浮云出太空”,这里的“薄尽浮云”意味着超越世间的纷扰和障碍,而“出太空”则象征着达到更高的境界或精神自由。这句话展示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远离凡俗的心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我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忠诚品质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表达了在逆境中坚守本心、勇往直前的决心。
四明美山水,我闻已多年。
八十二峰云,日夕带甬川。
中有季真宅,松竹凌苍烟。
高风与胜迹,万古光林泉。
明时有吕子,逸气何飘然。
虽在甬东住,未买甬东田。
朅来游海内,声诗盛流传。
山巾与野服,见者称贺仙。
将欲寻瑶草,孤踪寄八埏。
时人或未识,观我甬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