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于越亭》
《题于越亭》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扁舟亭下驻烟波,十五年游重此过。

洲觜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

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捲绿罗。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tíng
táng / zhāng

biǎnzhōutíngxiàzhùyānshíniányóuzhòngguò
zhōushārénqiǎn

shùshāocángzhúniǎoduō
shānxiánluòzhàohónggàishuǐxiéwénjuàn绿luó

chángduànzhōngqiūzhèngyuányuèláishuíchàngxiāng

注释
扁舟:小船。
亭下:亭子旁边。
烟波:水面上的雾气和波纹。
十五年:很长时间。
游重此过:再次来到这里游览。
洲觜:江中的小洲尖端。
沙人渡浅:沙滩上渡口水浅。
树稍:树梢。
藏竹:隐藏在竹林中。
山衔落照:山峰映照着落日。
欹红盖:倾斜的红色光芒。
水蹙斜文:水面形成交错的波纹。
绿罗:绿色的绸缎。
肠断:心痛欲断。
中秋正圆月:中秋之夜满月。
异乡歌:异乡的歌曲。
翻译
扁舟停靠在烟波浩渺的江边亭下,十五年的游历又重归此地。
江中小洲露出沙岸,渡口浅浅,树林间竹子掩映,鸟儿鸣叫频繁。
山峰仿佛挽着落日余晖,倾斜的红光如同掀动的红伞,水面荡漾出交错的绿色波纹,如同卷起的绿色丝绸。
中秋之夜,明月圆满,令人心碎,夜里又有谁在异乡唱起了悲伤的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人在扁舟亭下驻足观赏烟波,对十五年前游历此地的记忆产生了共鸣。诗中通过“洲觜露沙人渡浅”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隅。

在“树稍藏竹鸟啼多”的句子里,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对树木、竹林和鸟鸣声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息活力的画面。接着,“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捲绿罗”则是诗人对山水景观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山的壮丽和水的清澈。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面对着中秋明月,诗人心中产生了思念之情,不禁想起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而那异乡的歌声似乎也在夜晚响起,增添了一份浓郁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摹和内心感受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寄杨子美

万里关山人去后,一江风雨雁来时。

悠悠自别无消息,漫草新诗寄所思。

(0)

和曹南湖故宫二首·其一

练杀声歌不练兵,霸图应自恃长城。

水流花落将春去,三十六宫空月明。

(0)

骑吹曲辞九首·其二玉音

燕巢飞幕负恩私,远近嚣然共一辞。

烈圣玉音明在耳,敢忘龙道请降时。

(0)

书台像

荆江亭诗长沙酒,浩浩东流泻南斗。

守德之宅扬子云,疾恶如风朱伯厚,仕虽可久耕欲耦。

(0)

金陵道中遇雨寄功父光国五首·其四

骑马何人冲白雨,乘舆有客看青山。

出城自谓身无事,冲雨看山未是閒。

(0)

疑梦

书封圆细书旨勤,书中字字非虚文。

鸿鹄垂翅志霄汉,饮啄不肯随鸡群。

堂前趋走典谒者,堂上软语芝兰薰。

出门月朔忽月晦,敬听命召寂无闻。

覆蕉求鹿不知处,自猜身是淳于棼。

官街马过不闻声,但见飞盖飘青云。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