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亭下驻烟波,十五年游重此过。
洲觜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
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捲绿罗。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
扁舟亭下驻烟波,十五年游重此过。
洲觜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
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捲绿罗。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人在扁舟亭下驻足观赏烟波,对十五年前游历此地的记忆产生了共鸣。诗中通过“洲觜露沙人渡浅”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隅。
在“树稍藏竹鸟啼多”的句子里,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对树木、竹林和鸟鸣声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息活力的画面。接着,“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捲绿罗”则是诗人对山水景观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山的壮丽和水的清澈。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面对着中秋明月,诗人心中产生了思念之情,不禁想起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而那异乡的歌声似乎也在夜晚响起,增添了一份浓郁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摹和内心感受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